返回ChemicalBook首页>CAS数据库列表>50647-08-0

50647-08-0

中文名称 西洋参提取物
英文名称 Panax Ginseng extract
CAS 50647-08-0
分子式 C42H66O17
分子量 842.963
MOL 文件 50647-08-0.mol
更新日期 2024/05/27 11:56:03
50647-08-0 结构式 50647-08-0 结构式

基本信息

中文别名
草本提取
人参原皂苷元
西洋参提取物
低农残西洋参浸膏
亚洲人参提取物粉 USP标准品
人参(PANAX GINSENG)根
英文别名
panax
GINSEN
panaxginseng
prosapogenin
panaxschinseng
Radix Quinquefolii
American ginseng P.E.
Panax Ginseng Extract
Prosapogenin (Ginseng)
AMerican Ginseng Extract
所属类别
生物化工:天然产物

物理化学性质

熔点280℃
气味 (Odor)at 100.00 %. ginseng
香型earthy

安全数据

危险性符号(GHS)
GHS07
警示词警告
危险性描述H302
防范说明P301+P312+P330
WGK Germany3
海关编码2938900000

常见问题列表

植物提取物
西洋参提取物以五加科植物西洋参Panaxquinquefolium L.的根为原料提取,人参皂甙为主要活性成分,尚含挥发油类、氨基酸类、无机元素类、糖和多糖类、脂肪酸类等成分。具有很强的抗白血病细胞(L1210)的细胞毒活性,还具有抗癌、抗氧化、抑制呕吐、保护心肌细胞和神经保护等作用。本信息是由Chemicalbook的侍艳编辑整理。
来源植物
【基源】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Panaxquinquefolium L. 的根。
【别名】西洋人参、洋参、花旗参等。
【分布】原产于北美,现我国东北及北京、陕西、江西等地也有栽培。
【植物形态】西洋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 ~30cm。主根为肉质黄白色直根,具有支根、须根、不定根、根茎 (芦头)。主根上有深浅粗细不同的横纹; 须根上生有许多圆形突起 (俗称“珍珠疙瘩”)。根茎上生有越冬芽 (芽苞),在根茎的每一节都有未分化的潜伏芽。茎直立,圆柱形,不分枝。掌状复叶3~6片轮生茎顶,小叶倒卵形或卵形。伞形花序单个顶生,花小。果实为浆果状核果,肾形,有光泽,成熟果实鲜红色,内含1~4粒 (多为2粒) 种子。花期7月,果期8~9月。秋季选取生长3~6年的根采挖,除去分枝及须尾,晒干。须根经打磨,加工成八百光。清香而味浓,味微苦而甘。药材以根条均匀、质硬、体轻、表面横纹紧密、断面淡黄白色者为佳。生用。
西洋参
图1为西洋参
化学成分
1.皂苷类成分 皂苷类成分根据其母体结构主要分为3 类: 达玛烷型(Dammarane)、齐墩果酸型(Oleanane)、奥克梯隆醇型(Ocotillol), 目前已分离出49 种, 包括新近发现的人参皂苷Rb1、Rb2、Rb3、Rc、Rd、Re、Rf、Rg1、Rg2、Rg3、Rh1、Rh2、 Ro、假人参皂苷F11等。
2.糖和多糖类 从西洋参中已分离出蔗糖(收率为8.0%)和人参三糖。各产地西洋参碳水化合物平均含量为:还原糖3.70%,低聚糖15.40%,多糖 49.74%,总糖为68.84%。由各产地西洋参中可提取11.74%~19.86%的水溶性果胶。水溶性果胶由半乳糖醛酸、半乳糖、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鼠李糖和少量未知糖组成。盐酸可溶性果胶收率为5.52%~9.62%。酸性多糖收率为20.40%~29.45%。
3.氨基酸类 西洋参中分离出特殊的氨基酸- 三七素、色氨酸(Tryprophane)、7 种人体必需游离氨基酸等。
4.脂肪酸类 从西洋参提取分离鉴定出己酸、庚酸、辛酸、壬酸、十五酸、十六酸、十七酸、十八烯酸、十八-二烯酸、9,12,5-十八三烯酸、8-甲基葵酸。
5.聚炔类 这类化合物具有挥发性,为数不多,具有很强的抗白血病细胞(L1210)的细胞毒活性。从西洋参中分离出三种新的细胞毒聚乙炔:PQ-1,PQ-2,PQ-3,后又从中提出了三种同类化合物,分别为Panaquin-queeols1,2,3。
6.甾醇类 现已从西洋参根中分离得到胡萝卜苷( daucosterol)、豆甾烯醇( stigmastenol)、豆甾- 3, 5- 二烯- 7- 酮( stigmast- 3,5- dien- 7- one)等。
7.其它成分 还有VA、VB、VB2、VB6 以及酶、挥发油类,如β-金合欢烯、活性多酚类, 如咖啡酸和氯原酸等成分。
(1)人参皂苷Rb1: 分子式C54H92O23,分子量1109.26。白色粉末 (乙醇-丁醇),mp 197℃~198℃, [α]D22+12.42° (c=0.91,甲醇)。
(2)人参皂苷Rb2:分子式C53H90O22,分子量1079.24。mp 200℃~203℃,[α]D22+3.05° (c=0.98,甲醇)。 人参皂苷Rc: 分子式C53H90O22,分子量1079.24。白色粉末 (乙醇-丁醇),mp 199℃~201℃, [α]D22+1.93° (c=1.03,甲醇)。
(3)人参皂苷Rd: 分子式C48H82O18,分子量947.12。白色粉末 (乙醇-乙酸乙酯),mp 206℃~209℃, [α]D22+19.38°(c=1.03,甲醇)。
(4)人参皂苷Re: 分子式C48H82O18,分子量947.12。无色针状结晶 (5%乙醇),mp 201℃~203℃, [α]D300°~-1.0°(c=1.00,甲醇)。
(5)人参皂苷Rf: 分子式C42H72O14,分子量801.00。白色粉末(丙酮),mp 197℃~198℃,[α]D30+6.99° (c=1.00,甲醇)。
(6)人参皂苷Rg1:分子式C42H72O14,分子量830.03。无色半结晶物 (正丁醇-甲基乙基酮),mp 194℃~ 195℃,[α]D19.5+32° (吡啶)。溶于甲醇、吡啶及热丙酮,稍难溶于醋酸乙酯及氯仿。
(7)人参皂苷Rg3: 分子式C42H72O13,分子量784。白色结晶 (二氧六环),mp 298℃~301℃。甲醇中难溶,吡啶中易溶。
(8)人参皂苷Rh1: 分子式C36H62O9,分子量638。白色粉末状结晶 (甲醇),mp 248℃~252℃。
(9)人参皂苷RA0: 分子量1286。白色针晶 (甲醇),mp 192℃~193℃。
(10)假人参皂苷F11:分子式C42H72O14。白色粉末,mp 208℃~210℃,[α]D14-21.5° (c=1.77,甲醇)。
结构式
图2为结构式
药理作用
西洋参提取物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及镇静作用;有保护心脏和扩张血管、抗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作用;有增强体质及抗非特异性刺激作用,有促进蛋白质合成等作用;有增强免疫作用及降低肝糖原含量和增加肝脏脱氧核糖核酸、RNA含量的作用;有抗衰老和促进性腺功能作用,且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提取工艺
提取分离工艺图
图3为提取分离工艺图
溶剂A: 氯仿-甲醇-水 (65:35:10) 下层 溶剂B: 氯仿-甲醇-水 (70:30:5) 溶剂C: 氯仿-甲醇-乙酸乙酯-水 (2:2:4:1) 溶剂D: 正丁醇-乙酸乙酯-水 (4:1:1)
鉴别
性状鉴别
主根呈长圆锥形、纺锤形或圆柱形,长3~12cm,直径0.4~2cm。芦头除去或残存,外表淡灰褐色或黄白色,较丰满,有细密浅纵皱纹,体稍瘦者纵皱较深,横向环纹明显,可见线状栓化疤痕。主根中、下部常有一至数条侧根,呈叉状分枝,多折断或仅存根痕。质坚实,折断面较平坦,略显粉性,粉白色或浅黄棕色,环纹 (形成层)色泽稍深,皮部有暗褐色小点。气微而特异,味微苦、甘。“野参”形状多不匀称,主根短圆柱状或短圆锥状,表面环纹较密而清晰。“种参” 主根呈长圆锥状,表面环纹少而稀疏,小疣状须根痕较多,侧根少或无。
西洋参药材
图4为西洋参药材
显微鉴别
主根横切面: 木栓层由数列木栓细胞组成,黄棕色。皮层窄,有的细胞含草酸钙簇晶。韧皮部外侧常有裂隙,树脂道散在,内含黄棕色分泌物。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断续排列成放射状。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
理化鉴别
取粉末0.5g,加水适量湿润,加用水饱和的正丁醇2ml,超声处理20min,取上清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西洋参对照药材及人参对照药材各0.5g,同法制成西洋参对照药材溶液及人参对照药材参比溶液。另分别制备人参皂苷-Rb1、-Re、-Rg1对照品甲醇溶液(1mg/ml)。分别取上述6种溶液各5μ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水 (15:40:22:10) [或氯仿-甲醇-水 (65:35:10)] 5~10℃放置12h的下层溶液展开,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于105℃烘至斑点清晰,日光下及紫外光灯 (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在与西洋参对照药材色谱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而与人参对照药材色谱不同。
紫外光谱鉴别
取样品粉末适量,用索氏提取器于水浴中以乙醚回流脱脂2h,残渣用甲醇回流提取数次,提取液减压回收甲醇至干,加蒸馏水溶解,用水饱和正丁醇提取5次,将正丁醇萃取液减压回收至干,加甲醇溶解,使成每1 ml 含3mg原药材的甲醇液。吸取1.5ml样品液,加浓硫酸0.6ml,摇匀,置80℃水浴上加热60min,加乙醇至10ml,测定其紫外光谱。结果西洋参在275±1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
西洋参的紫外光谱图
图5为西洋参的紫外光谱图
安全性与毒理学评价
人参皂苷Rg1虽有兴奋作用,但在中毒剂量下也会出现自发运动减少、体温下降等。齐墩果酸口服临床剂量120mg/d,未见明显副作用。动物灌服临床剂量的100倍×10天,镜检脑、心、肝等11种器官未见明显损害。表明毒性低,使用安全。
禁忌
中阳衰微,胃有寒湿者忌服。忌铁器及火炒。
"50647-08-0" 相关产品信息
57817-89-7 1415-73-2 93685-90-6 38243-03-7 146-48-5 78214-33-2 57126-62-2 8001-22-7 52705-93-8 3351-86-8 7695-91-2 58-08-2 22681-72-7 7248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