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 基本信息

更多信息
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
中文名称: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
中文同义词:GLYCINE-NAOH BUFFER(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50MM,PH10.0;GLYCINE-NAOH BUFFER(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50MM,PH10.5;GLYCINE-NAOH BUFFER(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50MM,PH8.5;GLYCINE-NAOH BUFFER(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50MM,PH9.0;GLYCINE-NAOH BUFFER(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50MM,PH9.5;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
英文名称:Glycine-NaOH Buffer
英文同义词:Glycine-NaOH Buffer;Glycine sodium hydroxide buffer
CAS号:
分子式:
分子量:0
EINECS号:
Mol文件:Mol File

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 信息错误报告

提交

按省份浏览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供应商

国外供应商

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推荐供应商

我要询价
上海将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电话:400-0066400 13621662912
电子邮件:sales@jonln.com
CB指数:65
相关信息:产品目录(1995)    用户评价(1)
中文名称: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
英文名称:Glycine sodium hydroxide buffer
其它信息:纯度:0.3mol/L,pH8.6-10.6 | 包装信息:100ml | 备注:可申请试用装
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电话:15221275939
电子邮件:shenlinxing@macklin.cn
CB指数:55
相关信息:产品目录(16166)    用户评价(4)
中文名称: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
英文名称:Glycine-NaOH Buffer
其它信息:纯度:50mM,pH10.0 | 包装信息:100ml
广州和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电话:18620099427 18620099427
电子邮件:amy@howeipharm.com
CB指数:55
相关信息:产品目录(1751)    用户评价(1)
中文名称: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
其它信息:纯度:pH8.8 | 包装信息:500ML | 备注:Codow(氪道) CD434455
北京普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电话:010-60605840 18892239720
电子邮件:psaitong@jm-bio.com
CB指数:58
相关信息:产品目录(12306)    用户评价
中文名称: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
英文名称:Glycine sodium hydroxide buffer
其它信息:纯度:0.05mol/L,pH8.6-10.6 | 包装信息:500mL
上海康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电话:021-61998208 18217752821
电子邮件:sales@klbio.cn
CB指数:58
相关信息:产品目录(9618)    用户评价
中文名称:Glycine-NaOH Buffer(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50mM,pH9.5
英文名称:Glycine-NaOH Buffer
其它信息:纯度:99.99% | 包装信息:250ml/490
上海泽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电话:021-61998551 13122364865
电子邮件:sale1@shzysw.net
CB指数:58
相关信息:产品目录(9772)    用户评价
中文名称: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
英文名称:Glycine-NaOH Buffer
其它信息:纯度:99.99% | 包装信息:250mL/490 | 备注: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现货
Tag: 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
主页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旧版入口 | 中文MSDS | CAS Index | 常用化学品CAS列表 | 化工产品目录 | 新产品列表 | 评选活动 | HS海关编码 | MSDS查询

Copyright © 2016-2023 ChemicalBook 版权所有  京ICP备07040585号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2032676号  

互联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9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编号(京)-非经营性-2015-0073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明(三级)  营业执照公示

本网站展示的所有产品仅用于工业应用或者科学研究等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者治疗,非药用,非食用。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本站规定,单位或个人购买相关危险物品应取得有效的资质、资格条件。

参考《应急管理部等多部门关于加强互联网销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通知 (应急〔2022〕119号)》《互联网危险物品信息发布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