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名称:石油磺酸钠,又称烷基磺酸钠、T702 防锈剂。
分子式:通常表示为 R-SO₃Na,其中 R 为烷基,一般是由石油馏分经过磺化反应得到的复杂混合物,碳链长度通常在 C₁₄ - C₂₀左右。
外观:一般为棕色或褐色粘稠液体,在某些精制状态下也可能呈现为浅黄色或近乎无色的液体。
溶解性:易溶于水,在水中形成透明或半透明的溶液。同时,它也能在一些极性有机溶剂中溶解,但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较差。
表面活性: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能够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更容易湿润固体表面。其临界胶束浓度(CMC)较低,在较低浓度下就能形成胶束,从而发挥乳化、分散、增溶等作用。
原料选择:通常选用馏程在一定范围内的石油馏分,如重质煤油、柴油等,这些馏分中含有丰富的烷烃和芳烃化合物,是制备石油磺酸钠的理想原料。
磺化反应:将选定的石油馏分与浓硫酸或发烟硫酸在一定温度和搅拌条件下进行磺化反应。在反应过程中,硫酸分子中的磺酸基(-SO₃H)与石油馏分中的烃类分子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相应的磺酸化合物。
中和反应:磺化反应完成后,得到的产物是磺酸的混合物,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将磺酸转化为相应的磺酸钠盐。中和反应通常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以避免过度反应或产物的分解。
分离与精制:中和后的产物经过分离、精制等工艺,去除未反应的原料、副产物以及杂质,得到纯净的石油磺酸钠产品。分离过程可以采用过滤、离心、蒸馏等方法,精制过程则可能包括吸附、萃取等操作,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纯度。
金属加工:作为金属加工液的重要添加剂,石油磺酸钠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金属与空气、水等接触而发生锈蚀。同时,它还具有一定的润滑性,有助于降低加工过程中的摩擦系数,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洗涤剂:在洗涤剂配方中,石油磺酸钠是一种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它能够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油污等污垢更容易被水润湿和乳化,从而提高洗涤剂的去污能力。此外,它还具有良好的泡沫稳定性,能够产生丰富而持久的泡沫,增强洗涤剂的洗涤效果。
乳化剂:在乳液聚合、农药乳化等领域,石油磺酸钠被广泛用作乳化剂。它能够使油相和水相均匀混合形成稳定的乳液,有助于控制聚合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的粒径分布,提高乳液的稳定性和性能。在农药乳化中,可使农药有效成分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便于喷雾施用,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和效果。
浮选剂:在矿石浮选中,石油磺酸钠作为一种阴离子捕收剂,能够选择性地吸附在矿石表面,使其具有疏水性,从而与气泡结合并上浮到矿浆表面,实现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分离。它对于一些有色金属矿石如铜、铅、锌等的浮选具有良好的效果。
美特(湖北)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商家时请提及chemicalbook,有助于交易顺利完成!
陈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