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草是一种多年生耐寒开花植物,在北半球每年6月至9月是其花期,会开出芬芳的白色或粉红色花朵。当花朵被放在花瓶里时,其散发出来的香味因过于浓烈,会令人难以忍受。缬草、宽叶缬草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南;黑水缬草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具有安心神,祛风湿,行气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癫狂,脏躁,风湿痹痛,脘腹胀痛,痛经,经闭,跌打损伤。
缬草为草本植物,株高1-2米,具有须根,有时有根状茎粗短,根粗长,多数,簇生;叶对生,有时下部互生,为一至三回羽状复叶,深绿色,长约20厘米,下部叶具柄,上部叶无柄,小叶椭圆形或披针形,叶全缘或有大小不等锯齿。聚伞花序密集顶生,花小,极为芬芳,直径4-5毫米,淡粉色、白色或蔷薇红色,花期5-7月,果期8-9月。
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5-4.5厘米,宽(0.3)0.5-1.2厘米,顶端钝,基部圆形,全缘,上面暗绿色,无毛或疏被贴生至开展的微柔毛,下面色较淡,无毛或沿中脉疏被微柔毛,密被下陷的腺点,侧脉4对,与中脉上面下陷下面凸出;叶柄短,长2毫米,腹凹背凸,被微柔毛。
分布于中国东北至西南的广大地区,在西藏可分布至4000米。欧洲和亚洲西部也广为分布。各地药圃常有栽培。生山坡草地、林下、沟边,海拔2500米以下, 性喜湿润,宜选地下水位高或低洼地种植,并要有良好的灌溉条件,耐涝,也较耐旱。土壤以中性或弱碱性的砂质壤土为好。
缬草含缬草三酯,还含有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乙酸龙脑酯、异戊酸龙脑酯及龙脑等;又含生物碱、黄酮类、多种氨基酸等。
缬草在中医学里作为镇静剂使用。目前缬草是治疗失眠的有效药物,而近期的一项综合分析为此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缬草已被推荐为治疗癫痫的药物,但还没有研究作支持,不过其所含成分之一的类似物——丙戊酸已被用作抗惊厥和情绪稳定药物。
在中医药理论下缬草使用其根及根茎作为药用,是安神药中养心安神的药物。缬草的药性是辛、甘、温,归心、肝经。有养心安神、理气、活血止痛的功效。应用其安神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心神不宁、心悸多梦等症,可与酸枣仁、合欢皮、首乌藤等配伍;另与丹参、益母草、泽兰、红花同用,可用来治疗经期腹痛、腰膝酸软、跌打骨伤之症。
洽心神不安,胃弱,腰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①《科学的民间药草》:"用于神经衰弱,精神不安。"
②《山东中药》:"治妇女经闭,月经困难。"
③《四川中药志》:"治脑神经及心、胃衰弱,慢性神经失常及尿崩。"
④《陕西中药志》:"治心悸及腰痛。"
⑤《陕西中草药》:"安神镇静,驱风解痉,生肌止血,止痛。治癔病,克山病,心脏病(心肌炎、产后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腰腿痛,胃肠痉挛,关节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缬草有镇静作用,可增强巴比妥的睡眠时间。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缬草有明显的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肌耗氧量、抗心律失常等作用。
3、其他作用:缬草有抗菌作用,对离体肠道平滑肌有明显的松弛和解痉作用。
9-10月间采挖,去掉茎叶及泥土,晒干。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闷润,根茎切厚片;根切中段,干燥,筛去灰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