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皮苷 H的制备

2019/12/24 13:53:44

背景及概述[1]

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Andr.的根皮。主产安徽、四川、甘肃、陕西、湖北、湖南、山东、贵州等地。辛、苦,微寒。入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治热病发斑,吐血,衄血,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惊痫,经闭,痛经,癥瘕,跌损瘀血,肠痈,痈疡肿毒,潮热。根含牡丹皮酚、牡丹皮苷、牡丹皮原苷、芍药苷(Paeoniflorin)、挥发油及植物甾醇等。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白喉、痢疾、伤寒、副伤寒等杆菌有抑制作用。浸剂对某些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煎剂、牡丹酚和除去牡丹酚的煎剂对实验动物均有降压作用。牡丹酚对小鼠有镇静、催眠、镇痛、解热、抗炎和抗惊厥作用。此外,还能抑制大鼠胃液分泌,防止小鼠的应激性胃溃疡;对肠管、子宫有解痉作用。牡丹皮还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对动物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牡丹皮苷H为牡丹皮苷的一种。

制备[1]

牡丹皮苷H制备如下:将丹皮药材粉碎后加入乙酸乙酯和乙醇(1∶1),加热回流1小时,提取2次,合并滤液得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成浸膏,并将其与硅胶进行拌样,用正相硅胶柱对其进行分离,首先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50∶1)作为流动相,得洗脱液I,弃之,然后改换氯仿和甲醇(10∶1)作为流动相,得洗脱液II,将洗脱液II浓缩干燥后得样品;用制备液相色谱继续分离得到的有效组分;制备色谱的分离条件:色谱柱为半制备柱(LichrospherC18;10.0mm×250mm,5μm),流动相为水(A)和乙腈(B),梯度洗脱程序如下:0分钟时,流动相A为80%的水溶液、流动相B为20%的乙腈溶液;40分钟时,流动相A为20%的水溶液、流动相B为80%的乙腈溶液;50分钟时,流动相A为5%的水溶液、流动相B为95%的乙腈溶液;流速为3ml/min,柱温为室温;样品用100%乙醇溶解,经制备液相色谱分离,在时间段14.2~18.4min收集溶液,溶液经浓缩干燥后得到有效组分。丹皮有效组分中,芍药苷的含量为12~21%没食子酰芍药苷的含量为42~51%,牡丹皮苷H(Mudanpiosideh)的含量为32~41%。

主要参考资料

[1] 来源:中医大辞典

[2] CN200510060437.5丹皮有效组分及制备方法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文章中涉及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阅读量:224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牡丹皮苷 H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