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橘脂酸的制备

2019/12/30 10:18:46

背景及概述[1]

山橘[Glycosmiscitrifolia(Willd.)Lindl.]为芸香科山小橘属植物,主产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以根及叶入药,收载于广西中药材标准,具有散淤消肿、化痰消积、祛风解毒的功效。曾经有台湾及国外学者进行过成分研究,并从其根和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生物碱、酰胺、黄酮、含硫化合物等成分。有研究对山橘根的水提取部分进行了化学研究,从中分离到5个单一化合物并鉴定了其结构,分别为:汉黄芩素(Ⅰ)、香草酸(Ⅱ)、山橘脂酸(Ⅲ)、Glycoricacid(Ⅳ)和4,4′-dihydroxy-3,3′-dimethoxy-trans-stilbene(Ⅴ)。

制备[1]

山小橘片10kg,粉碎成粗粉,加水煮沸提取2次,每次2h,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2L,用氯仿萃取,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先用苯-醋酸乙酯(80∶20)混合液洗柱,按色带接收得馏分1~6;再用苯-醋酸乙酯(60∶40)混合液洗柱,500mL为1馏分,得馏分7~15。其中馏分1挥干溶剂后在醋酸乙酯中反复结晶得黄色针状晶体Ⅰ(200mg);馏分2蒸干溶剂后在醋酸乙酯中反复重结晶得白色晶体Ⅱ(1.2g);馏分8~9蒸干,醋酸乙酯中析出白色晶体Ⅲ山橘脂酸(300mg)。:mp239~240℃;[α]24D=0°(c=0.5,MeOH);Ⅲ的13C-NMR谱显示20个碳信号,1HNMR谱给出20个质子信号,结合MS给出的相对分子质量372,得出Ⅲ的分子式为C20H20O7。Ⅲ的13C-NMR谱显示两个甲氧基的存在(δ:55.6,55.8),由此推测Ⅲ可能为一个木脂素类化合物;Ⅲ的1HNMR(DMSO-d6)谱表明含有一个反式取代双键:δ:7.51(1H,d,J=16Hz),6.38(1H,d,J=16Hz),结合低场质子信号δ:12.15(1H,s)及13C-NMR谱数据δ:167.8(C),144.4(CH),116.0(CH),可确定其中一个苯丙素单位存在反式不饱和羧酸结构;3个sp3碳δ:87.8(-CH-O-),62.7(-CH2OH),52.6(CH),则应归属于另一苯丙素单位,根据分子的不饱和度可推测出δ:87.8和52.6两个碳参与了成环。而δ:147.5,146.5,143.9,149.74个信号提示两个苯丙素单位皆存在邻位含氧取代结构。

经与已知苯并呋喃型木脂素类化合物dehydrodiconiferylalcohol(Ⅵ)比较,二者13C-NMR谱数据除反式取代双键和羰基吸收有差别外,其余数据基本一致,Ⅲ应为Ⅵ的醛基氧化为羧基的产物,即:5-(2-羧乙烯基)-2-(4-羟基-3-甲氧基)-3-(羟甲基)-7-甲氧基-2,3-二氢苯并呋喃[5-(2-carboxyvinyl)-2-(4-hydroxy-3-methoxyphenyl)-3-(hydroxymethyl)-7-methoxy-2,3-dihydrobenzofuran],化合物Ⅲ命名为山橘脂酸(Glycosmisicacid)。13C-NM R 谱数据( DMSO-d6):

主要参考资料

[1] 山橘的化学成分研究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文章中涉及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阅读量:188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山橘脂酸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