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氧苄啶又称增效磺胺,英文名称trimethoprim,CAS号738-70-5,EINECS号 212-006-2,熔点为199~203℃,其性状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本 品在氯仿中略溶,在乙醇或丙酮中微溶,在水中几乎不溶;在冰醋酸中易溶。
甲氧苄啶为广谱抗菌药,抗菌谱与磺胺药类似,有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但 细菌较易产生耐药性,很少单独使用。磺胺药则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两者合用,可使 细菌的叶酸代谢受到双重阻断,因而抗菌作用大幅度提高(可增效数倍至数十倍),故 有磺胺增效剂之称,并可减少抗药菌株的出现。
作为抗菌增效药,单独用于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肠道感染等病症;作为抗菌 增效药,也可以治疗家禽细菌感染和球虫病。;新型口服广谱抗菌药物。抗菌谱与磺胺 药物相似而效力较强,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有效。由于细菌对本品将易产生耐 药性,故不宜单独作为抗菌药使用。甲氧苄啶与磺胺药合用可使抗菌作用增强数倍至数 十倍。该品主要作磺安类药的增效药。
甲氧苄啶常与磺胺药合用(该品适用于尿路感染,应用复方制剂)于治疗肺部感染、 急慢性支气管炎、菌痢、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肠炎、伤寒、疟疾等,与多种抗生素合用, 也可产生协同作用。增强疗效。该品单独可应用于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白杆 菌、肠杆菌属、凝固酶阴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单纯性尿路感染。与磺胺-3-甲氧吡嗪 ( sulfalene,SMPZ)及周效磺胺( sulfadoxine,SDM)合用可治疗疟疾,此外与四环素和 庆大霉素等抗菌素合用也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单独使用可治疗由大肠肝菌等所引起的单纯性尿路感染。
甲氧苄啶(Trimethoprim ,简称TMP)为一广谱、高效、低毒的抗菌药和杀菌剂,抗 菌谱与磺胺类药物相近。20世纪60年代初,人们发现它能大幅度地增强磺胺类药物的效力, 故其有磺胺增效剂之称。目前,该药被大量应用于复方磺胺制剂中,成为应用最广泛的药物 之一。甲氧苄啶除被《中国药典》收载外,还被收入美、英、德等多国药典及《欧洲药典》。 本文根据有关资料对其应用、生产和市场状况做一粗浅分析。
甲氧苄啶有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磺胺类药物则可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由于两 者体内过程和药效学特征相似,联合用药后可同时阻断细菌生长繁殖所必需的核酸和蛋白质 合成过程的两个连续步骤﹐使各自单一的抑菌作用转变为共同的杀菌作用,因而抗菌作用 大幅度提高,可增效数倍至数十倍,并可减少抗药菌株的出现。因此,甲氧苄啶常与磺胺甲 基异唑(SMZ)按1 ∶5配方组成复方磺胺制剂(复方新诺明) ,用于治疗肺部感染、急 (慢)性支气管炎、菌痢、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肠炎、伤寒、疟疾等。由于几十 年来人们对其复方制剂的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它价廉易得﹐服用方便﹐毒副作用 易于发现和防治﹐故其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至今依然受到重视。现今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 甲氧苄啶对不断增加的许多新的感染性疾病仍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临床上仍然具有许多新的用途。
如可用于麻疹的致命性并发症、脑弓形体病的预防以及猫抓病、色素性痒疹、无色杆 菌感染、卡氏肺囊虫感染、wegener肉芽肿、whipple病、军团病、卡他兰氏球菌感染、人 芽囊原虫性腹泻、杆菌性血管瘤病、球虫性腹泻、梅氏弧感染、放线菌病、肺炎克雷伯杆菌 脑膜炎、季司忒菌感染、奴卡氏菌病等的治疗。
此外,甲氧苄啶还可作为兽用药,治疗禽畜大肠杆菌引起的败血症、鸡白痢、禽伤寒、 霍乱、呼吸系统继发性细菌感染等,亦可用于球虫病的防治。
甲氧苄啶最早于1959年合成成功,1962年开始投入生产,目前全世界有几十个国家生 产。主要生产国有美、英、日、中、韩、瑞士、印度等。瑞士罗氏、英国威尔康、日 本盐野义、印度Inventaa化学公司为生产大户。
我国于1972年研制成功该药,并陆续在上海、南京、四川、山东等省市投产。70 年 代﹐我国每年产量只有几十吨,生产厂家不到10家。改革开放以来,甲氧苄啶生产步入 快速发展期,特别是在198o 年~1985年间,全国很多地方纷纷看好该产品,生产点大量 增加,生产厂家达到几十家,产量也大幅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