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日只要提到硫化氢中毒事故,相信有很多人都还记得那起发生在四川川东北的“12.23特大井喷事故”,2003年12月23日,中石油川东北气田罗家寨16号井就曾发生过井喷事故,剧毒的硫化氢殃及了4个乡镇28个村庄,夺走了243条性命,遇难家庭190户,10175人入院观察治疗,约6万人星夜紧急疏散,赔偿金额共计33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2亿6千万元。硫化氢对人体的伤害和其产生的灾害冲击触目惊心,震惊了全国。
1、 缺少硫化氢防护知识致使盲目施救
健宝有限公司发生的这起硫化氢中毒事故是硫化氢中毒案例中非常典型的一种。据初步调查分析,这起事故中是因腌制池底的盐液等残留物在夏季高温期间产生的硫化氢气体沉积在池内,浓度超标准。健宝公司在组织工人清理腌制池前,没有进行有害气体检测,现场也没有有毒有害气体检测设备;在清理过程中,没有采取强制通风措施,只靠自然通风;作业人员没有佩戴防护用具,没有配备便携式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仪;8名施救人员也没有佩戴防护用具,冒险施救,造成伤亡扩大。也正是由于他们缺少硫化氢防护知识才造成这种群死群伤的典型现象。
2 、硫化氢的严重危害性
什么样的杀手最可怕?我们说是看不见的杀手最可怕。硫化氢就是一个看不见的杀手,不能用眼睛来识别。正是由于我们看不见它,才使它具有了更大的危害性,如果它是我们能看见的烟、雾,就不会发生那么多盲目施救的事情了。
2.1 硫化氢的理化特性
硫化氢是无色、剧毒的酸性气体,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浓度高时会迅速麻痹嗅觉神经,使人丧失嗅觉,分子量34.08,熔点:-82.9℃,沸点:-60.3℃,相对密度(空气=1):1.19,比空气密度大,易聚集在低洼处,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爆炸极限为:4.3%-46%。另外,它易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类和石油溶剂以及原油中,但随温度升高或振荡又易挥发。
2.2 硫化氢对人体危害的生理过程
H2S被吸入人体后,通过呼吸道,经肺部由血液运送到人体各个器官。它首先刺激呼吸道,使人嗅觉钝化、咳嗽,严重时将灼伤呼吸道;刺痛眼睛,严重时将失明。H2S其次刺激神经系统,导致头晕,丧失平衡、呼吸困难,使心脏加速跳动,严重时因心脏缺氧而死亡。
H2S进入人体,将与血液中的溶解氧发生化学反应。当H2S浓度极低时,它将被氧化,对人体威胁不大。而H2S浓度较高时,将夺去血液中的氧,使人体器官缺氧而中毒,甚至死亡。
2.3 病因病理
硫化氢通过呼吸道进入机体,与呼吸道内水份接触后很快溶解,并与钠离子结合成硫化钠,对眼和呼吸道粘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硫化氢吸收后主要与呼吸链中细胞色素氧化酶及二硫键(-S-S-)起作用,影响细胞氧化过程,造成组织缺氧。吸入极高浓度时,强烈刺激颈动脉窦,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停止;也可直接麻痹呼吸中枢而立即引起窒息,产生“电击样”死亡。
2.4 硫化氢中毒症状
2.4.1 急性中毒
H2S气体会导致气喘,脸色苍白,肌肉痉挛;当H2S浓度大于700ppm时,人很快失去知觉,几秒钟后就会窒息,呼吸和心脏停止工作,如果未及时抢救,会迅速死亡。而当H2S浓度大于2000ppm时,人体只需吸一口气,就很难抢救而立即死亡。
2.4.2 慢性中毒
在知觉、失去知觉和死亡三者之间有一条不太明显的界限。据资料介绍在100ppm浓度的空气中暴露4小时以上将导致死亡。低硫化氢浓度的环境中(50-200ppm),硫化氢将对人体产生慢性中毒,主要是眼睛感觉剧痛,连续咳嗽,胸闷和皮肤过敏等。
当人员受硫化氢伤害时,没有办法预测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中毒者有可能突然倒下,在倒地之前,由于强烈的肌肉痉挛,使中毒者变得非常僵硬。因此,有些中毒者在倒下时受伤,使中毒者可能难于治疗,并可能会长时间需要某种人工呼吸器来协助和恢复呼吸。
3、 钻采过程中,井喷事故的发生层出不穷
2003年12月23日,四川开县川东北气矿罗家16H井发生井喷这次事故造成井场周围居民和井队职工共243人因硫化氢中毒死亡,遇难家庭190户,10175人入院观察治疗,约6万人星夜紧急疏散,赔偿金额共计33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2亿6千万元,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从这些石油作业发生的硫化氢中毒事故中,我们看到早期如1980年的阿拉伯湾海上钻井作业中发生硫化氢泄漏,当时现场作业人员非常恐慌,几个平台作业人员试图沿平台前支柱爬到水里,最后19人丧生,其中10人被发现时漂浮在被硫化氢扫过的水面。而转移到平台的上风侧,并爬上高处直升机平台上的几个人则幸免于难。从中不难看出工人们对硫化氢的防护知识的欠缺,才会出现沿平台前支柱爬到水里的事情。硫化氢密度比空气大,会向下聚集,很明显跳到海里是错误的方法,而爬上上方高处直升机平台上才是正确的撤离方法。同样是一起井喷事故,2003年开县井喷事故中死亡的243人中只有2位为井队人员,所有井队人员在事故发生后,很快就撤离到上风安全的地点,这两位井队人员还是由于再次进入井场因防毒面具失效才导致死亡的。2003年后,在石油钻井中又发生过多起含硫化氢的井喷事故,但很少见到人员伤亡的报告了。
从中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早期的石油作业中由于对硫化氢防护掌握不够,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时有发生石油作业人员发生伤亡的事故。而随着硫化氢防护技术的发展,石油作业人员越来越多的学习和掌握了硫化氢防护知识及防护设备的使用,发生人员伤亡的事故得以大大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