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及概述[1][2]
6-氯-1,3-二甲基脲嘧啶可用作医药化工合成中间体。如果吸入6-氯-1,3-二甲基脲嘧啶,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果皮肤接触,应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如果眼晴接触,应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并立即就医;如果食入,立即漱口,禁止催吐,应立即就医。
有关6-氯-1,3-二甲基脲嘧啶的合成,文献上仅有二甲脲与丙二酸在醋酸/醋酐中缩合先制得1,3-二甲基巴比妥酸,再经三氯氧磷氯化制备的方法,两步收率分别为73.6%和65.0%,总收率仅47.8%,而且丙二酸、醋酐、三氯氧磷用量较大,后处理繁琐,成本较高。类似的合成方法,1,3-二甲基巴比妥酸不经分离,直接与三氯氧磷氯化,总收率有所提高,达63.3%。现有工艺氯化步骤存在收率低,操作困难等缺点,导致生产成本偏高,产品质量不高。
应用[1-2]
6-氯-1,3-二甲基脲嘧啶I是合成降血压药物乌拉地尔(urapidil)和抗心律失常药物尼非卡兰(nifekalant)的重要中间体。 乌拉地尔为1981年由Byk Gulden 公司首次开发上市的降压药,目前已在英、法等30多个国家批准上市,临床用于治疗原发性肾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和心力衰竭等。
该药是个上市的具有外周和中枢活性的降压药,对外周血管平滑肌和交感神经末梢突触后膜上的α1-受体具有阻滞作用,并直接兴奋脑干5-HT1A受体,产生中枢性降压作用。我国已进口该药多年,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尼非卡兰是1999年首次在日本上市的新型III类抗心律失常药,属非选择性钾通道拮抗剂,能有效控制折返引起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对缺血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与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比具有更安全、更广谱高效的优点。
制备 [1-2]
方法1:一种易于操作、收率较高的6-氯-1,3-二甲基脲嘧啶制备方法。以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III为原料,经酸水解制得6-羟基-1,3-二甲基脲嘧啶II,再经氯化制得6-氯-1,3-二甲基脲嘧啶I,其中水解收率90%以上,氯化收率80%以上,两步总收率达70%以上,显著高于文献方法。其原料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III可以方便地由二甲脲与氰乙酸缩合制备,条件温和,收率很高,均在90%以上,而且氰乙酸价格低,不需过量,合成路线如下:
方法2:一种6-氯-1,3-二甲基脲嘧啶的制备方法,以1,3-二甲基巴比 妥酸和包括三氯氧磷的氯化剂为原料,在与水不互溶的有机溶剂中,进行回流反应,最后再用水淬灭反应后,即可得到6-氯-1,3-二甲基脲嘧啶。
与现有技术相比以三氯氧磷作为氯化剂,以与水不互溶的有机溶剂为反应介质,使1,3-二甲基巴比妥酸和少量三氯氧磷即可反应得到6-氯-1,3-二甲基脲嘧啶,降低了三氯氧磷用量,使三氯氧磷与1,3-二甲基巴比妥酸的重量比由原来的(10~15):1减少至(0.5~1.5):1,降低了成本;同时,反应完成后不需要减压蒸馏去除过量的三氯氧磷即可加入水淬灭反应,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操作;由于减少了三氯氧磷的用量,无需使用大量水淬灭反应,减少了废酸的产生,简化了复杂的后处理。
另外以与水不互溶的有机溶剂为反应介质,反应完毕后易于回收,可以重复利用。进一步的在1,3-二甲基巴比妥酸和三氯氧磷的反应过程中加入了水或醇类化合物作为添加剂,使得6-氯-1,3-二甲基脲嘧啶的产率提高至84%~90%。
更进一步的以甲醇钠或乙醇钠作为缩合剂,以醇类溶剂作为反应溶剂,使1,3-二甲基脲和丙二酸二甲酯反应得到1,3-二甲基巴比妥酸,避免使用了大量的丙二酸和醋酐,降低了成本。实验结果表明以0.5~1.5倍重量的三氯氧磷为氯化剂,以与水不互溶的有机溶剂为反应介质,以水或醇类化合物为添加剂,制备得到了6-氯-1,3-二甲基脲嘧啶,其产率约为80%以上。
主要参考资料
[1] CN201210050817.0 一种6-氯-1,3-二甲基脲嘧啶的制备方法
[2] CN201210571179.7 6-氯-1,3-二甲基脲嘧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