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泽替米贝于2002年被FDA 批准作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饮食辅助药物,用于降低胆固醇水平。但是,与他汀类药物治疗不同,依泽替米贝缺乏确凿的临床结果数据,导致很多人质疑它的用处。事实上,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的胆固醇治疗指南明确指出他汀类药物应作为预防原发性和继发心血管事件的一线治疗。
作用机制
依泽替米贝是一种降脂药,可抑制肠道胆固醇和相关的植物甾醇吸收。这种药物的发现和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在大鼠中静脉注射放射性标记化合物,导致药物随后在肠绒毛肠细胞内定位,从而研究了依泽替米贝对肠道胆固醇吸收的影响。依泽替米贝被用作饮食的辅助疗法,以降低原发性高脂血症,混合性高脂血症,纯合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FH)和纯合谷甾醇血症(植物甾醇血症)的胆固醇水平。
与其他类别的降胆固醇化合物不同他汀类和胆汁酸螯合剂,依泽替米贝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涉及甾醇转运蛋白Niemann-Pick C1-Like 1(NPC1L1),是种不影响脂溶性营养素如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的药物,甘油三酯或胆汁酸。在遗传上NPC1L1缺陷的小鼠中,观察到肠胆固醇吸收减少70%,并且小鼠对依泽替米贝治疗不敏感。基于这些发现,表明NPC1L1通过依泽替米贝敏感途径在促进肠道胆固醇摄取中起重要作用。通过干扰肠道对胆固醇和植物甾醇的摄取,依泽替米贝减少了肠道胆固醇向肝脏的输送。
毒性
大鼠的口服LD50和腹膜内LD50> 2000mg / kg [MSDS]。小鼠和狗的估计口服LD50值分别> 5000mg / kg和> 3000mg / kg 。在一名患有纯合子谷甾醇血症的女性患者的临床研究中发生了一例意外过量,该患者接受120mg /天,持续28天,没有报告的临床或实验室不良事件。如果服用过量,建议采取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