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1-3]
乳突类圆线虫PCR试剂盒是一种专门用于检测和诊断乳突类圆线虫感染的分子生物学工具。乳突类圆线虫是一类寄生于人类和动物消化道中的线虫,其中一些种类如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和钩虫(Ancylostoma duodenale)等能够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
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通过扩增特定的DNA片段来检测病原体的存在。乳突类圆线虫PCR试剂盒通常包含所有必要的组分来执行PCR反应,包括:
PCR缓冲液:提供适合DNA聚合酶活性的pH和离子条件。
dNTP混合物:含有脱氧核苷酸(dATP、dCTP、dGTP、dTTP),作为合成新DNA链的原料。
引物:一对短的单链DNA片段,与乳突类圆线虫的特定DNA序列互补,引导DNA合成。
DNA聚合酶(通常是Taq聚合酶):催化DNA链的复制过程。
模板DNA:从患者样本中提取的可能含有乳突类圆线虫DNA的样本。
阳性和阴性对照:分别用于确认PCR反应有效性和排除污染的可能性。
其他添加剂:如MgCl2等,为DNA聚合酶的活性提供必需的辅助因子。
使用该试剂盒时,首先需要从疑似感染者的样本(如粪便)中提取DNA,然后将提取出的DNA作为模板加入到预先配制好的PCR反应体系中。接下来,将反应管放入PCR仪器中,按照特定的温度和时间周期进行热循环,以扩增目标DNA序列。最后,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或其他检测方法来分析PCR产物,从而确定样本中是否存在乳突类圆线虫的DNA。
乳突类圆线虫PCR试剂盒
乳突类圆线虫PCR试剂盒的操作步骤如下:
1.样本采集:从患者体内采集血液、粪便、组织等样本,并将其保存在无菌容器中。
2.DNA提取:将采集到的样本进行DNA提取,通常采用柱式或磁珠式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后的DNA应保存在-20°C或更低的温度下。
3.PCR反应体系准备:根据乳突类圆线虫PCR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配制PCR反应体系,包括引物、荧光探针、dNTPs、DNA聚合酶等。
4.PCR反应:将提取的DNA加入到PCR反应体系中,进行PCR反应。反应条件和时间根据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设置。
5.结果分析:将PCR反应后的产物进行荧光信号检测,根据荧光信号的出现情况判断是否存在乳突类圆线PCR试剂盒的感染。
应用[4][5]
乳突类圆线虫PCR试剂盒可以用于七个地区圈养林麝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利用分子寄生虫学方法对7个地区圈养林麝艾美耳球虫、类圆线虫阳性粪便样品的虫卵或卵囊进行虫种鉴定。通过提取7个地区圈养林麝虫卵或卵囊的DNA,采用乳突类圆线虫PCR试剂盒优化的巢氏PCR或常规PCR技术分别扩增艾美耳球虫和类圆线虫18S r RNA基因片段进行分子鉴定,并对所得虫种序列进行序列和种群遗传进化分析。
乳突类圆线虫PCR试剂盒结果显示:(1)艾美耳球虫18S r RNA基因运用巢氏PCR扩增出的片段大小均为797~822 bp,34种类型18S r RNA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0.5%~100%,茂县(MX1-7)的相似性为96.8%~99.0%、都江堰市(DJY1-5)的相似性为95.0%~96.8%、马尔康市(MEK1-8)的相似性为96.1%~99.5%、理县(LX1-3)的相似性为95.2%~97.0%、泸定县(LD1-2)的相似性为92.6%、汉源县(HY1-3)的相似性为95.1%~100%、陕西渭南市(SX1-6)的相似性为98.8%~99.0%;基于艾美耳球虫18S r RNA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寄生于圈养林麝内的球虫鉴定为艾美耳球虫。
(2)类圆线虫18S r RNA基因运用乳突类圆线虫PCR试剂盒常规PCR扩增出的片段大小均为360 bp,6份圈养林麝粪便样品中类圆线虫18S r RNA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经序列分析比对与多株不同地域和宿主动物源的乳突类圆线虫18S r RNA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5.4%~99.0%;基于18S r RNA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可以看出本研究得到的类圆线虫18S r RNA基因序列与NCBI上公布的乳突类圆线虫聚类在同一支上;因此,6份圈养林麝类圆线虫虫卵样品鉴定为乳突类圆线虫。
参考文献
[1]Advances in the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 of Strongyloides spp.[J].Tegegn G.Jaleta;;James B.Lok.Current Tropical Medicine Reports,2019
[2]First report of Giardia duodenalis and Enterocytozoon bieneusi in forest musk deer(Moschus berezovskii)in China.[J].Song Yuan;;Li Wei;;Liu Haifeng;;Zhong Zhijun;;Luo Yan;;Wei Yao;;Fu Wenlong;;Ren Zhihua;;Zhou Ziyao;;Deng Lei;;Cheng Jianguo;;Peng Guangneng.Parasites&vectors,2018
[3]A newly described strain of Eimeria arloingi(strain A)belongs to the phylogenetic group of ruminant-infecting pathogenic species,which replicate in host endothelial cells in vivo[J].Liliana M.R.Silva;;Fernando Chávez-Maya;;Sarah Macdonald;;Elaine Pegg;;Damer P.Blake;;Anja Taubert;;Carlos Hermosilla.Veterinary Parasitology,2017
[4]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Trichuris ursinus n.sp.(Nematoda:Trichuridae)from Papio ursinus Keer,1792 from South Africa[J].Rocío Callejón;;Ali Halajian;;Cristina Cutillas.Infection,Genetics and Evolution,2017
[5]喻东.七个地区圈养林麝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D].四川农业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