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氧土大黄苷的应用

2020/2/20 8:45:53

背景及概述[1][2]

大黄作为我国著名的传统中药材,其药用记载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具有“泻下通便,破积滞”之功效。在传统的中医药应用中,大黄植物的药用范围非常单一,主要偏重其泻下的功效。现代研究证明了大黄泻下功效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成分是蒽醌类成分。因此,土大黄苷和脱氧土大黄苷被认定为是大黄药材的传统成药化合物,是世界各国用于评价大黄药材品质优劣及其相关产品质量的主要指标。

近几年研究新发现,大黄中的主含成分——土大黄苷和脱氧土大黄苷,具有多种显著的药效活性,例如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等。由于脱氧土大黄苷相关药理临床研究及其制剂产品开发的逐渐兴起,使得对于高纯度脱氧土大黄苷的需求迅速增大。

理化性质及结构[1]

脱氧土大黄苷(DES,结构式如下)主要来源于天山大黄的蓼科植物,为二苯乙烯衍生物,属于茋苷。脱氧土大黄苷在抗肿瘤、抗氧化、降低II型糖尿病的血糖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有显著疗效。但脱氧土大黄苷的水溶性极差,极大限制了该药物在制剂上的开发应用。如将其制备成超分子包合物,可增加水溶性、提高稳定性,达到改善药物生物利用度的目的。而制备具有实用价值的脱氧土大黄苷包合物,选择一种理想的药物包合载体材料为关键之一。

取脱氧土大黄苷对照储备液适量,用甲醇不断稀释,在波长190-800nm的波长范围内扫描,其吸光度值在0.3-0.7之间,其吸收波长为319nm。

脱氧土大黄苷的油水分配系数P为138.52(lgp=214),表现为疏水性,容易透过生物体细胞膜而进入体内被吸收,这不是限制脱氧土大黄苷在体内外吸收的重要原因。而其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仅为0.1217mg/ml,药物的水溶性差导致其在体内的溶出速度慢。因此,其溶解度是体内外吸收转运的限速因素,是制剂过程中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


脱氧土大黄苷

应用[3]

中国药典2005版收载的大黄项下规定不可检出土大黄苷。但近期研究表明土大黄苷具有抗菌、改善微循环、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抑制过敏反应、调节机体免疫防御系统、抗血栓及抗氧化等作用。

检测[3]

以前脱氧土大黄苷的检测主要采用纸层析、薄层色谱或薄层扫描法,随着现代分析仪器的开发,高效液相、逆流色谱、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等也用于脱氧土大黄苷的检测。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纸层析就用于检测脱氧土大黄苷,展开剂为正丙醇-乙酸乙酯-水[12](4∶3∶3),紫外下显蓝紫色斑点。TLC采用硅胶G板,展开剂为异丙醇-正丁醇-甲醇(26∶7∶7),展距14cm,365nm检视。薄层扫描λs=315nm。王秀冬等以ODS柱(4.6mm×250mm),流动相乙腈-1.0%醋酸溶液(25∶75),检测波长324nm测定河套大黄中脱氧土大黄苷含量。

制备[2]

⑴称取栽培华北大黄的干燥根50g,切割成5 mm的切片,得到提取原料。

⑵向提取原料中加入250mL的质量浓度为80%的乙醇溶液,并置于国华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HH‑4型恒温水浴锅中经40℃加热回流提取4小时,提取次数为2次,收集合并提取液得到粗提液;粗提液采用瑞士步琪BUCHI实验室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R‑114型旋转蒸发仪于50℃、抽真空到负压为0.01MPa条件下减压浓缩干燥至恒重,得到16g提取物。

⑶将甲醇、水、正丁醇、氯仿四种溶剂按2.7:1:1.5:2.6的体积比(mL/mL)混合并充分振摇后,在室温下静置至混合溶液自然分层,然后分别收集上相溶剂和下相溶剂;上相溶剂和下相溶剂分别用昆山市超声仪器公司生产的KQ‑100DE型数控超声器超声10分钟,分别得到上相溶剂作为固定相,下相溶剂作为流动相。

⑷以200mL流动相溶解5g提取物,得到进样溶液。

⑸向上海同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TBE‑5000A高速逆流色谱仪器的分离管中泵入固定相,同时使分离管按正向转动并保持转速为500 rpm,至分离管出口端有固定相溢出时,替换成用流动相以30mL/min的流速泵入分离管,至分离管出口端有流动相溢出时,将进样溶液注入高速逆流色谱仪器的进样圈中,同时保持流动相泵入的流速持续不变。

⑹当高速逆流色谱仪器按步骤⑸方法运转到80~90min时,收集此时间段的流出液A;将该流出液A按常规方法干燥至恒重,即得80mg脱氧土大黄苷,其纯度经高效液相色谱检验达到98%。

主要参考资料

[1] 郭明, 王春歌, 殷欣欣, & 杜洪臣. (2013). 脱氧土大黄苷-β-环糊精超分子包合物的制备及包合物性能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38(20), 3467-3472.

[2] 马珍琼, 龚云麒, 屈云莲, 张恒, & 普俊学. (2016). 脱氧土大黄苷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测定.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5(23), 39-42.

[3] 郭明,范文翔,胡润淮. (2014). 光谱法结合分子模拟表征脱氧土大黄苷与血清白蛋白的分子作用机制. 中国中药杂志, 39(6), 1075-1082.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文章中涉及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阅读量:772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脱氧土大黄苷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