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硝酸铵(铵根离子N15标记)是分子中铵根离子氮原子为同位素N15的化合物,又名氮-15铵态硝铵,化学式为H4N2O3,分子量为81.05,性质与应用基本与硝酸铵相同,只是因为同位素原子的存在可用于农用示踪剂,也可作为氮源用于合成生物、医学研究所需15N标记示踪试剂。而硝酸铵,又称硝铵,属硝铵态氮肥,含氮量在32~34%之间。从氯素的营养角度看,供应旱田作物作追肥,硝酸铵是最理想的一类氮肥。其纯品为白色或淡黄色的球形颗粒状或结晶细粒状,氨态氮和硝态氮各占一半,是一种无杂质肥料。其中细粉状硝酸铵吸湿性较强且较易结块,颗粒状硝酸铵的吸湿性小不易结块[1]。
热稳定性研究
针对硝酸铵(铵根离子N15标记)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我们可从一般硝酸铵(AN)的有关研究中得到规律。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添加剂作用下硝酸铵的晶型转变和热分解规律,探索了添加剂对提高硝酸铵常温安定性和高温热活性的途径和机理。结果表明,几种有机添加剂在常温条件下削弱了硝酸铵的晶变热效应,对硝酸铵具有晶型稳定作用;加入木粉、棉纤维、H3PO4、KCl、K2Cr2O7使硝酸铵放热温度提前,释能突发性增强,能够促进硝酸铵在高温条件下的热分解[2]。另外,实验研究硝酸铵在在100~150 ℃之间热分解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并定量分析使系统活化的物质和稳定剂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水分、硝酸、硫酸、磷酸可降低系统的热稳定性,其质量含量达0.5%可以使硝酸铵感应期缩短50%以上;添加3%氧化锌和氢氧化铝能够有效抑制分解反应;对于碳酸钙和氯化钾,只有当质量含量达到15%时,分解反应不再进行;尿素是一种良好的硝酸铵稳定剂,在130 ℃,含量1%即可抑制分解反应[3]。
应用研究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硝酸铵追肥量和追肥时期对生长后期NC89 叶片中碳氮--硝酸还原酶(NR)和转化酶(Inv)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上,下部叶成熟过程中,NR和Inv活性下降。随追肥时期的推迟和追肥量增 加,下部叶NR和Inv活性提高,Inv/NR比值较低且最大值出现时期延后;追氮量小或追肥期早的处理,上部叶NR和Inv活性,Inv/NR较低.移 栽后30d追肥,追氮量30%时,烟株上,下部叶成熟过程中碳氮代谢协调,适时地从以氮代谢为主转变为以碳代谢为主[4]。像类似的生物研究,若以硝酸铵(铵根离子N15标记)作为实验材料,可进一步追踪元素参与生理过程。
参考文献
[1]夏福东,刘艳波,周振国.施用"硝酸铵与硝酸钠"应注意哪些[J].
[2]李艺,惠君明.几种添加剂对硝酸铵热稳定性的影响[J].火炸药学报, 2005, 28(1):5.DOI:10.3969/j.issn.1007-7812.2005.01.023.
[3]王光龙,许秀成.硝酸铵热稳定性的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3, 24(1):4.DOI:10.3969/j.issn.1671-6833.2003.01.010.
[4]刘卫群,陈良存,徐鑫丽.硝酸铵追肥对生长后期NC89叶片中硝酸还原酶和转化酶活性的影响[J].烟草科技, 2005(8):3.DOI:10.3969/j.issn.1002-0861.2005.08.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