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甲氧基靛红的简便高效合成

2025/4/22 9:31:10 作者:火星人

靛红首次由阿道夫・冯・拜尔于1878年首次全合成,又名吲哚-2,3-二酮,广泛存在于很多植物和海洋生物当中,是合成颜料、染料以及医药的重要原料。由于靛红上苯环、氮原子的存在,使它有很多活性,可以从不同部位修饰,或者多个部位同时进行修饰,得到多种靛红衍生物,5-甲氧基靛红就是其衍生物之一。

合成靛红的经典方法是Sandmeyer法,该方法反应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反应温和、产率高更具有经济价值,适合大量制备,然而,应用Sandmeyer法合成5-甲氧基靛红时,环合反应的产率却很低。基于已有的文献,本文经过大量实验,摸索出了合成5-甲氧基靛红的最佳的反应条件。

合成方法

1、对甲氧基异亚硝基乙酰苯胺的合成

在装有恒压滴液漏斗及温度计的500mL三颈瓶中加入42.5g(0.05mol)Na2SO4和100mL H2O,搅拌溶解,搅拌条件下,将9g水合氯醛用40mL水溶解后滴加,然后再滴加由6.15g(0.05mol)5-甲氧基苯胺和6mL浓盐酸、40mL H2O配成的溶液,得到灰黄色浊液。最后滴加由11g(0.16mol)盐酸羟胺和40mL水配成的溶液,在油浴锅中逐渐加热至90℃,通过TLC跟踪反应,3.5h后,冷却,得到黄褐色沉淀.过滤,水洗,干燥,得到黄褐色粉末(9.22g),产率为95%,此步产品不需纯化,可直接进行下一步反应。

2、5-甲氧基靛红的合成

将45mL浓度为98%的H2SO4加入15mL H2O中,稀释倒入装有温度计的250mL三颈瓶中,加热至80℃,搅拌下快速加入9.7g(0.05mol)化合物2,加料过程中温度控制在85~90℃为宜,加料完毕体系加热至92℃,搅拌2min。将黑色反应液倒入300mL冰水混合物中冷却10 min,有土黄色沉淀析出,静置2h,抽滤后得到土黄色粉末,烘干后得棕黑色粉末,得到目标产物5-甲氧基靛红7.79g,产率88%。熔点:175-176℃。

5-甲氧基靛红的合成路线

参考文献

[1]刘冲,李国柱,凤翠,等. 5-甲氧基靛红的简便高效合成[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47-48,58. DOI:10.3969/j.issn.1674-4942.2015.01.013.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文章中涉及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阅读量:37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5-甲氧基靛红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