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丙转氨酶的理化性质及药理活性

2025/4/28 9:26:21 作者:曼尼希

简介  

谷丙转氨酶(ALT)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的氨基转移酶,属于肝酶类,其核心功能是催化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之间的氨基转移反应,生成丙酮酸和谷氨酸,从而参与糖异生和氨基酸代谢的调控。ALT在肝脏中活性最高,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生物标志物。在临床医学中,血清ALT水平的检测是肝功能评估的核心指标,其升高常提示肝细胞损伤或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肝或药物性肝损伤。由于ALT在心肌、骨骼肌等其他组织中的活性较低,其特异性使其成为肝脏健康监测的重要工具[1]。

 谷丙转氨酶的性状

谷丙转氨酶的性状

理化性质

谷丙转氨酶是一种分子量约为55 kDa的酶,由两个同源亚基组成二聚体结构,其活性依赖于磷酸吡哆醛(维生素B6的活性形式)作为辅酶。人类ALT由*GPT1*和*GPT2*基因分别编码细胞质型和线粒体型两种同工酶。该酶的最适pH为7.4,接近生理环境,且在37℃时活性最高,高温或极端酸碱条件易导致其失活。ALT对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主要催化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的转氨基反应,而对其他氨基酸的催化效率较低。临床检测中通常采用比色法或酶联法,通过监测反应中NADH的氧化速率间接测定ALT活性,这一方法因其灵敏度和便捷性被广泛应用[1-2]。

药理活性

在药理学领域,谷丙转氨酶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其作为肝损伤的生物标志物。许多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他汀类药物)可能引发肝毒性,临床通过监测血清ALT水平评估药物安全性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ALT通过参与丙氨酸-葡萄糖循环,在饥饿或剧烈运动时调节血糖稳定,并为三羧酸循环提供丙酮酸等中间产物,从而维持能量代谢平衡。在基础研究中,ALT的释放量常用于体外肝细胞模型评估化合物的肝毒性,而其基因表达水平的调控也被用于探索代谢性疾病(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分子机制。这些功能使ALT不仅成为疾病诊断的工具,更是连接代谢调控与药物研发的重要桥梁[2-3]。

参考文献

[1]宋杨肖,杨丽丽,赵敏,等. 儿童期谷丙转氨酶水平与心脏结构指标的关联 [J]. 中国学校卫生, 2024, 45 (10): 1388-1392+1398. DOI:10.16835/j.cnki.1000-9817.2024310.

[2]李文君. 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早产发生的预测研究 [J]. 黑龙江医学, 2024, 48 (19): 2350-2353.

[3]黄光明,陈萍,程文会,等. 谷丙转氨酶正常乙肝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特征分析及无创肝纤维化评估 [J]. 中国当代医药, 2024, 31 (27): 42-45.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文章中涉及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阅读量:30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谷丙转氨酶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