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提取物的应用

2020/3/19 8:29:39

背景及概述[1][2]

覆盆子(Fructus rubi)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掌叶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的干燥近成熟果实。甘、酸,温。归肾、膀胱经。益肾,固精,缩尿。用于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阳痿早泄,遗精滑精等症。覆盆子在我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广西等地。

以覆盆子为原料的覆盆子浸膏、覆盆子提取物在卷烟中应用广泛,具有丰富烟香、柔和细腻烟气、增加烟气浓度、降低刺激性的作用。


覆盆子提取物

应用[3]

覆盆子不同溶液提取物与氟康唑联合使用后均表现出协同关系,与临床敏感菌相比,覆盆子提取物与氟康唑联合后对临床耐药菌的协同关系更显著,抗真菌作用更明显,MIC80测定值可从单用时大于0.08mg/mL,降至合用后的0.04mg/mL以下;除对C.albican32、C.albican842、C.albican557,氟康唑的MIC80测定值均从大于64μg/mL降至0.125~1μg/mL。另外,覆盆子提取物与不同唑类药物合用均有协同关系,其MIC80测定值由单用时大于10mg/mL降至0.04mg/mL。以上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覆盆子提取物本身有一定的抗真菌。

覆盆子提取物的功效成分鞣花酸,能降低酪氨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从而减少黑色素细胞的代谢强度,减少黑色素的生成,而达到祛斑作用。鞣花酸在整个紫外线区域均有较强的吸收作用,可以通过吸收紫外线起防晒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有报道,覆盆子提取物纯品4周后可使受试者皮肤色素沉着得到明显改善,紫外线照射引起的红斑受到抑制。

此外,覆盆子提取物含有丰富的类黄酮素和维生素C,能有效抑制黑色素的形成,不但对肌肤有活化和修复功效,还具有美白作用。覆盆子提取物的人体试食观察结果显示,试食组按要求服用30d后,黄褐斑面积减少(1000±840)mm2(自身前后比较P<0.05),面积减少百分比为(17.14±10.52)%;颜色积分下降(0.20±0.34)分(自身前后比较P<0.01);且未产生新的黄褐斑。试食组有效34例,有效率68.00%。试食组试食后黄褐斑面积及颜色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中祛黄褐斑功能判定标准,可以认定覆盆子提取物有祛黄褐斑的作用。

制备[2]

方法一:从覆盆子制备覆盆子提取物

S1、取覆盆子药材,除杂水洗,晾干,粉碎并过800目筛,得覆盆子粉末;

S2、将覆盆子粉末按20mL/g液料比加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的乙醇水溶液,搅拌均匀,在25kHz、450W和45℃下超声提取45min,提取2次;

S3、将步骤S2中的醇提混合物过滤,得覆盆子醇提液,随后浓缩得到体积为覆盆子醇提液体积的1/8-1/6的覆盆子浓缩液;

S4、将覆盆子浓缩液在-30~-40℃下冷冻干燥25min,研磨成粉后过200目筛,即得覆盆子提取物。

经检测,上述制得的覆盆子提取物中覆盆子酮含量为1.25wt%。

方法二:固定化醋酸菌制备覆盆子提取物的方法

(1)取覆盆子干果,加入其重量2~6倍的水,浸泡12-24h,在95~100℃下回流提取2~3次,每次提取时间为5~8小时,提取完后冷却至室温,并过滤得到提取液,合并多次提取液,得到覆盆子提取物A;

(2)将醋酸菌接种到肉汤培养基中,在温度37℃、搅拌转速为50rpm的条件下培养48小时,取培养液于8000rpm下离心,离心后的湿菌体备用;

(3)醋酸菌的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固定化:采用聚乙烯醇水溶液与海藻酸钠水溶液配制含质量百分比6%~10%的聚乙烯醇和质量百分比1%~3%的海藻酸钠的混合溶液,然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总溶液体积的2~5%的步骤(2)中制备的醋酸菌湿菌体,配制成混合液,用蠕动泵经过1~5mm孔径的针头将配制好的混合液逐滴加入到CaCl2的质量百分比为1~3%的硼酸饱和溶液中,交联1h形成小球,然后将小球取出再加入饱和Na2SO4溶液中交联3-5h,得到PVA-SA固定化醋酸菌小球,最后采用无菌水冲洗,烘干备用;

(4)将覆盆子提取物A与步骤(3)中烘干的PVA-SA固定化醋酸菌小球按照质量比5~10:1混合,在温度为30~37℃,搅拌转速为1~5rpm的条件下发酵2~4d,然后置于4℃冷柜中静置7~14d;

(5)将步骤(4)发酵后发酵液过滤,得澄清发酵液,并将发酵液进行冷冻干燥,其冷冻干燥的料液厚度为1~2厘米,真空度为10Pa,干燥时间为6~12h;

(6)将步骤(5)冷冻干燥后的发酵液,加入其质量2~4倍的80~95%酒精溶液,沉淀24~48小时,过滤取上清液在压力为0.1MPa,温度为45℃的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得覆盆子提取物。

主要参考资料

[1] 张石群, 林辉, 苗琦, 刘伟, 曹永兵, & 姜远英. (2012). 覆盆子提取物联合唑类药物抗真菌活性研究. 中国真菌学杂志, 7(1), 4-7.

[2] 陆维克, & 张蕾. (2011). 覆盆子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广州化工, 39(18), 82-84.

[3] 谢欣梅, & 庞晓斌. (2013). 覆盆子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对肝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中成药, 35(3), 460-465.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文章中涉及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阅读量:1049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覆盆子提取物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