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鲜胺
中文名称 | 咪鲜胺 |
---|---|
中文同义词 | 丙氯灵;咪酰胺;咪鲜胺;咪鲜胺溶液,1000PPM;味鲜安;咪鲜胺标准溶液;扑克拉;1-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氨基甲酰米唑;咪酰胺 |
英文名称 | Prochloraz |
英文同义词 | EYETAK;FORTAK;FUNCHLORAZ;ascurit;bts40542;bts40542-7877;dibavit;n-propyl-n-(2-(2,4,6-trichlorophenoxy)ethyl)-1h-imidazole-1-carboxamid |
CAS号 | 67747-09-5 |
分子式 | C15H16Cl3N3O2 |
分子量 | 376.67 |
EINECS号 | 266-994-5 |
相关类别 | 除草剂;杀菌剂;化学治疗剂;农药;分析标准品;杀菌剂类;医药原料;咪唑;农残、兽药及化肥类;对照品;农业原料;FUNGICIDE;HERBICIDE;Amide structurePesticides;2000/60/EC;Alpha sort;ConazolesPesticides&Metabolites;European Community: ISO and DIN;Fungicides;N-PAlphabetic;P;Pesticides;Agro-Products. Amines;Aromatics;Heterocycles;农药中间体;农用兽用原料;原料药;原药;化工原料;化学试剂-农药原料;有机中间体;农用原料;PON - PTMethod Specific |
Mol文件 | 67747-09-5.mol |
结构式 | ![]() |
咪鲜胺 性质
熔点 | 46-49°C |
---|---|
沸点 | 360℃ |
密度 | 1.405 |
蒸气压 | 1.5 x l0-4 Pa (25 °C) |
折射率 | 1.6490 (estimate) |
闪点 | 2 °C |
储存条件 | Sealed in dry,2-8°C |
溶解度 | DMF:30 mg/ml; DMSO:30 mg/ml;乙醇:30 mg/ml;乙醇:PBS(pH 7.2) (1:1): 0.5 mg/ml |
酸度系数(pKa) | 3.8 (weak base) |
水溶解性 | 34.4 mg l-1 (25 °C) |
形态 | 固体 |
颜色 | 白色至浅黄色至浅橙色 |
Merck | 14,7760 |
BRN | 8155344 |
InChIKey | TVLSRXXIMLFWEO-UHFFFAOYSA-N |
LogP | 4.100 |
CAS 数据库 | 67747-09-5(CAS DataBase Reference) |
NIST化学物质信息 | Prochloraz(67747-09-5) |
EPA化学物质信息 | Prochloraz (67747-09-5) |
咪鲜胺又称扑霉灵、丙灭菌、施保克、咪鲜安,是一种咪唑类广谱农药杀菌剂,通过抑制甾醇的生物合成而起作用。尽管其不具有内吸作用,但具有一定的传导性能。对多种作物由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具有明显的防效,也可以与大多数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混用,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咪鲜胺对大田作物、水果、蔬菜、草皮及观赏植物上的多种病害具有治疗和铲除作用。
防治对象与使用方法:咪鲜胺适用于水稻、麦类、油菜、大豆、向日葵、甜菜、柑橘、葡萄、香蕉和多种蔬菜、花卉等。可防治水稻恶苗病、稻瘟病,胡麻叶斑病,小麦赤霉病,大豆炭疽病、褐斑病,向日葵炭疽病,甜菜褐斑病,柑橘炭疽病、蒂腐病、青绿霉病,黄瓜炭疽病、灰霉病、白粉病,荔枝黑腐病等病害。常用作浸果或叶面喷雾。
注意事项:咪鲜胺在常温及中性介质下稳定,在浓酸和浓碱介质中分解,不宜与强酸、强碱性农药混用。施药时不可污染鱼塘、河道或水沟。
要害处理:咪鲜胺产生了药害,解救的措施和其它药害是一样的,即叶片喷施芸薹素(云大120或硕丰481),每桶水10ml,最好加上细胞分裂素25克。也可以每桶水用3ml爱多收+甲壳素20克喷雾。用金云大全树果(芸薹素和赤霉素的复配剂)喷施也可以。
以上信息由Chemicalbook的晓楠编辑整理。
c 2,4,6-三氯酚为原料,依次与1,2-二溴乙烷、丙胺、光气、咪唑反应制得咪鲜胺。
制备方法二
咪唑与光气作用后生成的中间产物和2,4,6-三氯酚依次与1 2-二氯乙烷、丙胺作用的中间产物作物制得。
防治对象与使用方法:咪鲜胺适用于水稻、麦类、油菜、大豆、向日葵、甜菜、柑橘、葡萄、香蕉和多种蔬菜、花卉等。可防治水稻恶苗病、稻瘟病,胡麻叶斑病,小麦赤霉病,大豆炭疽病、褐斑病,向日葵炭疽病,甜菜褐斑病,柑橘炭疽病、蒂腐病、青绿霉病,黄瓜炭疽病、灰霉病、白粉病,荔枝黑腐病等病害。常用作浸果或叶面喷雾。
注意事项:咪鲜胺在常温及中性介质下稳定,在浓酸和浓碱介质中分解,不宜与强酸、强碱性农药混用。施药时不可污染鱼塘、河道或水沟。
要害处理:咪鲜胺产生了药害,解救的措施和其它药害是一样的,即叶片喷施芸薹素(云大120或硕丰481),每桶水10ml,最好加上细胞分裂素25克。也可以每桶水用3ml爱多收+甲壳素20克喷雾。用金云大全树果(芸薹素和赤霉素的复配剂)喷施也可以。
以上信息由Chemicalbook的晓楠编辑整理。
目前国内含量最高的水乳剂为45%咪鲜胺水乳剂,主要成分为咪鲜胺1~45%、乳化剂1~20%、抗冻剂1~15%、消泡剂0~2%、溶剂1~45%、增稠剂0.1~3%和余量的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通过喷洒到植物表面,但由于长年累月的使用,使得虫体具备了一定的抗体,从而存在着杀菌率不理想的问题,由于咪鲜胺水乳剂为低毒,对环境污染不大,为此考虑通过增大咪鲜胺浓度,以提高杀菌率。
化学性质
橙黄色针状晶体。 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苯、醋酸乙酯,溶于乙醚和热醋酸。用途
对子囊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有特效用途
为广谱性杀菌剂。其系抑制麦角甾醇生物合成,具有保护和铲除作用,对多种作物子囊菌和半知菌病害有显著防效。可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茎、叶、穗上的许多病害,如白粉病、叶斑病,种子处理使用浓度为200~400mg有效成分/L,叶面喷洒为0.3~1.0 kg/hm2。本品亦可用于果树、蔬菜、蘑菇、草皮和观赏植物的许多病原菌,果树和蔬菜在收获前喷洒,推荐浓度为20~50g/100L,收获后贮存浸渍用量为250~1000mg/L。可与多种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混配。用途
可防治禾谷类作物、大田作物、果树、蔬菜等的许多病害,如水稻稻瘟病,以及其他叶斑病和白粉病等。
校准仪器和装置;评价方法;工作标准;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其他。生产方法
制备方法一c 2,4,6-三氯酚为原料,依次与1,2-二溴乙烷、丙胺、光气、咪唑反应制得咪鲜胺。
制备方法二
咪唑与光气作用后生成的中间产物和2,4,6-三氯酚依次与1 2-二氯乙烷、丙胺作用的中间产物作物制得。
类别
农药毒性分级
中毒急性毒性
口服-大鼠 LD50: 1600 毫克/公斤; 口服-小鼠 LD50: 2400 毫克/公斤可燃性危险特性
受热分解有毒氯化物、氧化氮气体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食品原料分开储运灭火剂
砂土、干粉、泡沫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 Xn;N,N,Xn,F |
---|---|
危险类别码 | 22-50/53-36-20/21/22-11 |
安全说明 | 60-61-36/37-26 |
危险品运输编号 | UN 3077 |
WGK Germany | 3 |
RTECS号 | NI4000400 |
危险等级 | 9 |
包装类别 | III |
海关编码 | 29332900 |
毒性 | LD50 in rats (mg/kg): 1600 orally; >5000 s.c.; 400-800 i.p.; LC50 (96 hour) in rainbow trout, bluegill (mg/l): 1, 2.2 (de Saint-Blanquat, My) |
提供商 | 语言 |
---|---|
英文
|
更新日期 | 产品编号 | 产品名称 | CAS号 | 包装 | 价格 |
---|---|---|---|---|---|
2025/02/08 | HY-B0845 | 咪鲜胺 Prochloraz | 67747-09-5 | 250mg | 500元 |
2025/02/08 | HY-B0845 | 咪鲜胺 Prochloraz | 67747-09-5 | 10mM * 1mLin DMSO | 550元 |
咪鲜胺 农药中毒急救措施
中毒症状
一般只对皮肤、眼有刺激症状,经口中毒低,无中毒报道。
急救治疗
对症治疗。误食立即催吐、洗胃。
注意事项
[1]防腐保鲜处理应将当天采收的果实,当天用药处理完毕。 [2]浸果前务必将 药剂搅拌均匀,浸果1分钟后捞起晾干。 [3]水稻浸种长江流域以南浸种1-2天 、黄河流域以北浸种3-5天后用清水催芽。 [4]本品对鱼有毒不可污染鱼塘 、河道或水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