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氟沙星(Norfloxacin),又称氟哌酸,是第一个上市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由日本杏林制药(Kyorin)于1979年开发。作为人工合成的喹诺酮类抗菌药,诺氟沙星开创了第二代喹诺酮领域,具有抗菌谱广、作用强的特点,尤其对革兰阴性菌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
化学结构与作用机制
诺氟沙星的化学结构创新是其卓越抗菌效果的关键。这种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的分子结构中,6位引入的氟原子显著增强了其抗菌活性和药物稳定性。这一创新不仅增加了药物与靶酶DNA聚合酶的作用,还提高了其进入细菌细胞的通透性。诺氟沙星通过作用于细菌DNA螺旋酶的A亚单位,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从而导致细菌死亡。这种独特的作用机制为后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分子改造提供了方向,使得开发更强效、更广谱的抗菌药物成为可能。
诺氟沙星结构式
抗菌谱:
诺氟沙星对多种革兰阴性菌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尤其是在以下细菌中表现突出:
-
肠杆菌科:包括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等。
-
其他革兰阴性菌:如弧菌属、耶尔森菌属、淋病奈瑟菌等。
-
部分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属等。此外,诺氟沙星对多种耐药菌株也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
此外,诺氟沙星对多种耐药菌株也表现出抗菌活性。
上市历程与临床应用
-
1983年:诺氟沙星首次在意大利获批上市,商品名为Noroxin,由默沙东(Merck & Co.)申请。
-
1984年:诺氟沙星在日本获得批准上市,商品名为Baccidal,由杏林制药申请。
-
1986年:诺氟沙星在美国获批上市(Noroxin),但目前该药物已被撤市。
诺氟沙星适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多种感染,主要包括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妇科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骼系统感染、前列腺炎、淋病等。
剂型多样化与市场表现
诺氟沙星具有多种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乳膏剂、栓剂、注射剂、滴眼剂等。在中国市场上,诺氟沙星片和胶囊均为单一规格。2021年,诺氟沙星在中国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销售额为196万元,同比增长127.33%。
作为首个上市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诺氟沙星在喹诺酮类药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成功上市不仅开创了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新时代,还为后续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诺氟沙星的开发标志着抗菌治疗从传统抗生素向更为广谱、高效的合成抗菌药物的过渡,推动了整个抗菌药物领域的技术进步,为后续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随着诺氟沙星的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对其杂质的分析和控制变得愈发重要。在这一背景下,CATO提供诺氟沙星杂质对照品,为诺氟沙星的质量控制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助力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