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icalbook
植物提取物 植物提取物
白背叶

白背叶

拼音:Bái Bèi Yè 英文名称:Mallotus apelta (Lour.) Muell. Arg. 科目:大戟科

白背叶为大戟科野桐属植物,又称为野桐、叶下白、白背木、白背娘、白朴树、白帽顶。以根及叶入药。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叶多鲜用,或夏、秋采集,晒干研粉。性味微苦、涩,平。 根具有柔肝活血,健脾化湿,收敛固脱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肝脾肿大,子宫脱垂,脱肛,白带,妊娠水肿。叶具有消炎止血。外用治中耳炎,疖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别名

野梧桐、白背叶野桐、白背桐、白背树、白背娘、白背木

化学成分

根含熊果酸乙酸酯(ursolic acid acetate),古柯二醇-3-乙酸酯(erythrodiol-3-acetate),β-谷甾醇(β-sitosterol),2β,29-二羟基羽扇烷(2β,29-dihydroxylupane),白背叶氰碱(malloapeltine),白背叶脑甙(mallocerebroside),白背叶酰胺(mal-loceramide),4,5,4’-三甲基并没食子酸(4,5,4’-trimethyl-ellagicacid),白背叶素(malloapeltin),胡萝卜甙(daucosterol)。果实含脂肪油36.5%。其脂肪酸组成:棕榈酸(palmiticacid)3.3%,硬脂酸(stearic acid)2.1%,油酸(oleic acid)13.8%,亚油酸(linoleic acid)10.7%,a-粗糠柴酸70.1%。

植物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叶柄和花序均被灰白色星状茸毛。叶互生,圆卵形,长7~17厘米,宽5~14厘米,基部近截形或短截形,具2腺点,先端渐尖,全缘或不规则3裂,有稀疏钝齿,上面近无毛,下面灰白色,密被星状茸毛,有细密棕色腺体;叶柄长1.5~8厘米,密被柔毛。花单性,雌雄异株;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长8~25厘米,被黄褐色茸毛;雄花簇生,萼片3~4,卵形,外被密毛,内面有红色腺点,无花瓣,雄蕊多数,花丝分离;雌花单生,花萼钟状,具不等的5裂,外被星状茸毛,无花瓣,子房3室,密生星状茸毛,花柱3。蒴果近球形,密生羽毛状软刺。籽粒小,圆形,色黑而有光泽。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谷、村边、路旁或灌木草丛中。分布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浙江、安徽、河南等地。

功效作用

以根、叶入药。根可柔肝活血、健脾化湿、收敛固脱;叶可消炎止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清热解毒:白背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毒病症,如喉咙肿痛、口腔溃疡等。它能有效清除体内的热毒,减轻炎症症状。
2. 补血活血:白背叶根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供应量,从而有助于补血活血。它常被用于治疗贫血、月经不调等症状。
3. 缓解疼痛:白背叶具有镇痛作用,可以缓解各种疼痛症状,如头痛、关节疼痛等。它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减轻疼痛感。
4. 抗炎抗菌:白背叶含有多种抗炎、抗菌活性物质,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病毒的生长繁殖,增强人体免疫力。

临床应用

主治淋浊,胃痛,口疮,痔疮,溃疡,跌打损伤,蛇咬伤,外伤出血。临床也可用于治疗慢性中耳炎:取干白背叶1两研成粗末,加水半斤,置于加盖的瓷盅内,隔水炖2小时以上,去渣,过滤,滤液内加适量防腐剂。用时先将患耳脓水洗净,药棉拭干,再滴入药液,每次3~4滴,每日3次。疗程3~15天。77例经1~12个月随访,痊愈32例,显效24例,好转21例。

不良反应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白背叶根。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白背叶根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对白背叶根过敏的人群应避免使用。

炮制方法

白背叶的炮制方法:根,洗净,切片,晒干;叶多鲜用,或晒干研粉。

相关植物

天然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