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美脲性质、用途与生产工艺
格列美脲是第三代磺酰脲类长效抗糖尿病药,其降血糖作用的主要机理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部分提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本品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及离解的速度较格列本脲为快,较少引起较重低血糖。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胰腺β-细胞表面的磺酰脲受体(相对分子质量为6.5×104的蛋白质)结合,此受体与ATP敏感的K+(KATP)通道相耦连,促使KATP通道关闭,引起细胞膜的去极化,使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Ga2+内流而促使胰岛素的释放,并抑制肝葡萄糖的合成。近期的研究表明,不同的磺酰脲煤药物与KATP的亲和力不同。其顺序为:优降糖=格列美脲>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此外,格列美脲还可以通过非胰岛素依赖的途径增加心脏葡萄糖的摄取,这可能是葡萄糖转运因子1,4两种蛋白质表达作用增加所致.由于格列美脲对心血管KATP通道的作用弱于格列波脲、格列齐特及格列吡嗪。故心血管的不良反应亦很少。
【药代动力学】
本品口服后迅速而完全吸收,空腹或进食时服用对本品的吸收无明显影响,服后2~ 3小时达血药峰值,口服4mg平均峰值约为300ng/ml,t1/2约5~8小时,本品在肝脏内经P450氧化物代谢成无降糖活性的代谢物,60%经尿排泄,40%经粪便排泄。
【用法用量】
遵医嘱口服用药。对于糖尿病患者,格列美脲或任何其他降糖药物都无固定剂量,必须定期测量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以确定患者用药的最小有效剂量;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通常起始剂量:在初期治疗阶段,格列美脲的起始剂量为1~2mg每天一次,早餐时或第一次主餐时给药。那些对降糖药敏感的患者应以1mg每天一次开始,且应谨慎调整剂量。格列美脲与其他口服降糖药之间不存在精确的剂量关系。格列美脲最大初始剂量不超过2mg。通常维持剂量:通常维持剂量是1~4mg每天一次,推荐的最大维持量是6mg每天一次。剂量达到2mg后,剂量的增加根据患者的血糖变化,每1~2周剂量上调不超过 2mg。
1.低血糖,本品可引起低血糖症,尤其老年体弱患者在治疗初期,不规则进食,饮酒及肝肾功能损害患者,据报道,发生率为2%。
2.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少见。
3.有个别病例报道血清肝脏转氨酶升高。
4.皮肤过敏反应,瘙痒、红斑、荨麻疹少见。
5.其他:头痛、乏力、头晕少见。
【禁忌症】
1.已知对格列美脲有过敏史者禁用。
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伴或不伴昏迷者禁用,这种情况应用胰岛素治疗
3.孕妇、分娩妇女、哺乳期妇女禁用。
【
注意事项】
1.病人用药时应遵医嘱,注意饮食,运动和用药时间。
2.治疗中应注意早期出现的低血糖症状,如头痛、兴奋、失眠、震颤和大量出汗,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严重者应静脉滴注葡萄糖液,对有创伤、术后,感染或发热病人应给与胰岛素维持正常血糖代谢。 3.避免饮酒,以免引起类戒断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
1.与水杨酸类,磺胺类,保泰松类,抗结核病药,四环素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β受体阻滞剂,氯霉素,香豆素类和环磷酰胺等合用可增强本品作用。
2.氯丙嗪,拟交感神经药,皮质激素类,甲状腺激素,口服避孕药和烟酸制剂等可降低本品降血糖作用。
3.格列美脲可以减弱病人对酒精的耐受力,而酒精亦可能加强药物的降血糖作用。
药物过量 过量服用,患者会突发低血糖反应。
【临床评价】 在一项为期14周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中,给予患者(n=304)安慰剂及本品1,4或8mg,qd,结果1,4及8mg格列美脲组分别降低空腹血糖(FPG)2.4,3.9和4.1mmol·L-1,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分别降低1.2%,1.8%和1.9%;餐后2h血糖(PPG)分别降低3.5,5.1和5.2mmol·L-1。本品最小有效剂量1mg,对FPG,HbA1C和PPG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
格列美脲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其疗效与其它第二代磺脲类药相似,但该药只需每日服用1次,耐受性良好,对单纯用饮食和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格列美脲是一种方便、较为安全的可供选择的磺脲类药物,对继发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格列美脲与胰岛素联合应用能够减少外源性胰岛素的剂量。目前,研究提示格列美脲有良好的耐受性,但有关该方面的研究以及格列美脲与其它降糖药物的联合用药问题仍需更多的资料 。格列美脲只需早餐时一次服用,方便易行,且疗效确定,药物间相互作用少,副作用也相对较轻,故应用前景乐观。
格列美脲有效剂量范围为0.5~8mg/d,起始剂量为1~2mg/d,与早餐同服,1~2周后根据血糖水平可将剂量调整至1~4mg/d,最大剂量为6mg/d(英国)或8mg/d(美国)。格列美脲与其它磺脲类药物可以直接互换,老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目前,尚无有关儿童、孕妇以及哺乳期妇女使用该药的资料。研究显示格列美脲可显著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在格列美脲与胰岛素联合用药的研究显示对继发磺脲类药物失效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加格列美脲组所需胰岛素剂量减少,且能更快使空腹血糖水平≤7.8mmol/L,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低血糖的发生。据相关资料显示,该药总的耐受性良好,主要副作用为轻度低血糖反应,其它有头晕、乏力、头痛、恶心。
探讨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患者应用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的疗效比较.方法:对99例磺脲类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格列美脲组和二甲双胍组,格列美脲组49例,口服格列美脲4~6mg/日.二甲双胍组50例,口服二甲双胍1.5 g,日.两组观察治疗3个月,于第4周、第8周、第12周抽血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都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Ins及C-P水平虽较治疗前略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③疗效与副作用对比,二甲双胍组有14例出现上腹部不适,9例出现轻度腹泻,但未影响治疗观察,格列美脲组无明显副作用,两组均无低血糖反应发生.结论: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对继发性磺脲类降糖药失效的患者均有效.而格列美脲的副作用少,宜临床推广使用.
作 者: 汪克林 雷国大 唐雄修 黄英虎
作者单位: 广东省怀集县人民医院,526400
长期服用格列美脲和二甲双瓜有副做用如肝肾损害,胃肠道症状,胰岛功能受损,提倡早期使用胰岛素:传统治疗2型糖尿病方法是先饮食,运动治疗,无效后用口服降糖药,再无效用胰岛素,已延续了几十年.这种方法主要是应用磺脲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以降低血糖.然而忽视了长期刺激带病工作的胰岛细胞,使其得不到充分休息,会导致胰岛功能的过早衰竭,并发症提前出现.那么理想的治疗方案应该是在降低血糖的同时,尽量保护胰岛细胞功能.于是就出现了早期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的方法.它的益处是:可以纠正体内胰岛素的不足,降低高血糖对β细胞的毒性作用,改善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肝糖输出降低清晨高血糖,提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已经受损的胰岛细胞得到休息,残存胰岛功能得到恢复,如此可以延缓疾病进展.糖尿病的治疗要从5方面着手,就是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糖尿病教育,血糖的监测,有一环节做不好,都会影响治疗,建议要到糖尿病专科医院正规治疗.
化学性质
熔点207℃。
用途
用于糖尿病。
用途
用作降血糖药
生产方法
3-乙基-2,5-二氢-4-甲基-2-氧-1H-吡咯和异氰酸苯乙酯反应,再用氯磺酸进行氯磺化,氨解为磺酰胺,最后和异氰酸对甲环己基酯缩合,即得产品。
或者氯磺化的产物先和氨基甲酸甲酯反应后,再和对甲基环己胺缩合,也可得产品。
格列美脲
上下游产品信息
上游原料
下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