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表皮角蛋白(EK)ELISA KIT的应用

2020/5/13 13:46:25

背景[1-3]

人表皮角蛋白(EK)ELISA KIT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往预先包被抗体的包被微孔中,依次加入标本、标准品、HRP标记的检测抗体,经过温育并彻底洗涤。用底物TMB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 值),计算样品活性。

角蛋白是构成生皮表皮、毛皮毛囊的主要蛋白质。角蛋白是中间纤维蛋白(intermediate protein,IP) 家族的重要成员。角蛋白肽链为多结构域肽链,分为高度保留的棒状的中间区域和端肽区域。棒状结构域的肽链存在8 肽重复的周期性序列结构。所有的中间纤丝蛋都具有相似的肽链构造。角蛋白肽链是典型的a 螺旋。酸性和碱性角蛋白肽链相互结合形成的异体复合螺旋是角蛋白的特征构象形式。现已发现的角蛋白肽链超过20 种,毛角蛋白和表皮角蛋白分别由不同的角蛋白肤链构成。角蛋白含有较高的半胱氨酸,半胱氨酸的交联是角蛋白的主要交联结构,角蛋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主要与该交联结构相关。

角蛋白是外胚层细胞的结构蛋白, 包括毛发、指甲、羽毛等。角蛋白是一种不能直接为畜禽吸收利用的硬蛋白,主要存在于动物的毛发、羽毛和蹄中,资源非常丰富,它必须经高温、高压、酸、碱或酶处理,变成短肽或游离氨基酸,才能被畜禽利用。羽毛主要由角蛋白构成,蛋白质含量及必需氨基酸含量极高,氨基酸组成相对稳定,是一种公认的具有较高营养价值,质量稳定的潜在优质蛋白源。

应用[3]

用于表皮干细胞的体表分布及其分离、培养和鉴定

表皮干细胞在人体不同部位皮肤的分布差异 分别从 5 例 18-45 岁成年男性志愿者身体取头部、胸部、背部、臀部、大腿内侧、大腿外侧、上臂内侧、上臂外侧、手掌、足底、包皮及阴囊皮肤标本,取材后立即用 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4℃保存待测。所有标本经系列切片后,分别采用鼠抗人角蛋白 19 (keratin19,K19)和整合素β1(integrinβ1)单克隆抗体作为一抗,以免疫组织化学 EnVision 法检测皮肤组织中表皮干细胞标志物角蛋白 19 和整合素β1 的表达,200 倍光镜下观察免疫组化结果,照相后随机选取 20 个视野,每视野连续观察 100 个基底细胞,记录阳性细胞数并计算出阳性率,以 SPSS 软件分析不同部位皮肤表皮基底层中角蛋白 19 和整合素β1 阳性细胞率的差异。

表皮干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及生长特性观察 无菌条件下取包皮环切术后的新鲜包皮,采用 DispaseⅡ酶和胰蛋白酶二步法分离表皮细胞,Ⅳ型胶原粘附法将表皮细胞分为 10 min 粘附组和 24 h 粘附组,粘附细胞计算贴壁率后,一部分即刻消化,分别以转录因子 p63 和角蛋白 19 单克隆抗体标记后行流式细胞仪检测,比较两组细胞标记率的差异;一部分继续培养,定期观察,计算克隆形成率。分别于第 1、3、5、7 天取出 10 min 粘附组六孔板内的盖玻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EnVision 法检测 10 min 粘附组细胞转录因子 p63 和角蛋白 19 的表达特征。

参考文献

[1]Recovery and repopulation in vivo by mouse skin epithelial cells during fractionated irradiation. Withers H R. Radiation Research . 1967

[2]Stem cells in the skin: waste not, Wnt not. Alonso L,Fuchs E. . 2003

[3]牛云飞. 表皮干细胞的体表分布及其分离、培养和鉴定[D].第二军医大学,2004.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文章中涉及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阅读量:248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人表皮角蛋白(EK)ELISA KIT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