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临床应用意义解读

2020/10/23 9:04:34

视黄醇结合蛋白( Retinol blinding protein,RBP) 为血浆中由肝脏分泌的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半衰期较短,是血液中维生素A 的特异转运蛋白,能较敏感地反映机体的疾病状况。以往认为RBP是肾脏疾病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的敏感指标,但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血清RBP或尿液RBP水平与人体肾功能、肝功能、临床营养状况、流行性出血热、肿瘤诊断等方面均密切相关。

一、RBP与肾脏疾病

我们知道当肾脏疾病发生时,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重吸收障碍,血清和尿液中RBP 均显著增高。在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引起肾小球滤过率(GFR)或肾血流量降低时,RBP 的滤过率也相应减少,因而致使血液中RBP 蓄积而浓度增高。而其他慢性肾病患者尿中出现管状蛋白尿亦可引起血液中RBP 升高,早期比肌酐、尿素氮更敏感,而且不受饮食的干扰影响。

二、RBP与肝脏疾病

除肾脏外,因RBP 在肝脏内合成,当肝脏受各种因素损害后,RBP 的合成功能降低,反映在血液中RBP 水平的下降,同时,RBP的半衰期较前白蛋白更短,故更能早期敏感地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与分解代谢的变化。

三、RBP与营养状况

RBP 在生理上,半衰期很短(3~12h),生物特异性高,许多临床疾病都能影响RBP 微循环量,所以血浆RBP 水平经常作为临床营养状况评价的指标,用来特异地诊断早期营养不良。

四、RBP与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重型患者病死率高.多数患者存在肾脏损害,进而影响到尿液中RBP的浓度水平。

五、RBP与肿瘤诊断

肿瘤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机体病理改变以及治疗过程中一些化疗药物蓄积,都会对肾功能造成不同程度损害,特别是晚期肿瘤患者肾功能损害更明显。因而血清RBP浓度将会产生较大浮动。

因此,RBP 作为一项灵敏的检测指标不仅广泛地应用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中,而且还对人体肝功能、临床营养状况、流行性出血热、肿瘤诊断等疾病诊断均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文章中涉及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阅读量:618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