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及概述[1]
尼罗替尼又叫尼洛替尼,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对格列卫(伊马替尼)耐药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为强效精准的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有效治疗产生耐药的或不耐受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
药理作用[1]
在CML的鼠科动物模型中,尼罗替尼选择性地与Bcr-Abl激酶的ATP结合位点高度结合,在细胞系中和原发的PhCML白血病细胞中,抑制细胞增殖并延长生存期。本品能有效对抗伊马替尼耐药突变形式的Bcr-Abl。在治疗剂量,本品也能抑制PDGFR和c-Kit激酶。
适应症[1]
用于对既往治疗(包括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髓性白血病(Ph+CML)慢性期或加速期成人患者。
不良反应[1]
主要毒性是骨髓抑制,皮疹、瘙痒、恶心、头痛、疲劳、便秘和腹泻。观察到骨痛、关节炎、肌肉痉挛、外周水肿、胸膜和心包积液、水潴留和心衰、胃肠道出血、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和QTc间期>500毫秒。其他不良反应参见产品说明书。
药物相互作用[1]
可能增加本品血清浓度的药物:本品是经肝脏中的CYP3A4代谢的,所以也是多重药物外排泵P-糖蛋白(Pgp)的底物。在健康受试者中,当与CYP3A4强抑制剂酮康唑合用时,本品的生物利用度增加了3倍。所以应该避免与酮康唑或其它CYP3A4强抑制剂(如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克拉霉素、利托那韦和其它蛋白酶抑制剂)同时使用。可以考虑没有或仅有弱的CYP3A4抑制作用的替代的合并用药。可能减少本品血清浓度的药物:同时服用CYP3A4诱导剂(如利福平、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和贯叶连翘)可能减少本品的暴露。在需要使用CYP3A4诱导剂的患者中,应该考虑替代的具有较小酶诱导作用的药物。可能被本品改变血清浓度的药物:在体外,本品是CYP3A4、CYP2C8、CYP2C9和CYP2D6的竞争性抑制剂。在健康受试者中,服用单剂本品和咪达唑仑,咪达唑仑的暴露增加了30%。当同时服用本品和这些酶的治疗指数窄的底物时,应该谨慎。在进行香豆素(CYP2C9和CYP3A4的底物)治疗的患者中,应该增加对INR的监测。抗心律失常药和其它可能延长QT间期的药物:本品应该慎用于患有或可能发生QT间期延长的患者,包括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服用胺碘酮、丙吡胺、普鲁卡因胺、奎尼丁、索他洛尔,或服用其它可能导致QT间期延长的药物,如氯喹、卤泛群、克拉霉素、氟哌啶醇和美沙酮。
纯化方法[2]
一种小粒度尼罗替尼的纯化方法如下:
步将10g尼罗替尼溶解于100ml乙酸乙酯中,制备浓度为0.1g/ml溶液;
第二步向步溶液中加入1g活性炭,搅拌,加入10ml无水乙醇,过滤;
第三步将第二步所得滤液冷却至-5℃并维持,搅拌下流加100ml70%乙醇水溶液;搅拌速度为220转/分,流加乙醇水溶液的速度为6ml/分,流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小时;
第四步过滤,用70%乙醇水溶液洗涤滤饼,烘干,得尼罗替尼精品,HPLC检测纯度为99.36%,收率92.38%,D90为48.61微米。
合成方法[3]
(1)3-乙酰胺基-4-甲基-N-[3-(4-甲基-1H-咪唑-1-基)-5-三氟甲基苯基]苯甲酰胺(中间体I)的合成:
3-乙酰胺基-4-甲基苯甲酸100g,二氯甲烷100mL投入干燥的反应瓶中,搅拌下加入200mL氯化亚砜后,升温回流4h。减压蒸尽二氯甲烷溶剂和过量的氯化来砜后,往瓶中残物中依次投入二氯甲烷300mL,3-(4-甲基-1H-咪唑基)-5-三氟甲基苯胺125g,三乙胺108g,升温回流反应8h。反应结束后,蒸尽溶剂二氯甲烷,残液倒入300mL水中,析出黄色固体,抽滤,烘干得到产物202g,收率93.7%。
(2)4-甲基-N-[3-(4-甲基-1H咪唑基)-5-三氟甲基苯基]-3-胍基苯甲酰胺盐(中间体II)的合成:
50%单氰胺水溶液45g,500mL乙醇及中间体I200g投入反应瓶中,搅拌下小心加入30%稀硝酸245mL,20℃反应20h。反应结束,加入冰水300mL,搅拌冷冻至-5℃,保持2h,抽滤析出的黄色结晶性固体,冰水少量漂洗,烘干得到产物208g,收率90.4%。
(3)尼罗替尼的合成:
乙醇832mL,氢氧化钠48g,3-二甲氨基-1-(3-吡啶基)-2-丙烯-1-酮76g以及中间体II208g投入反应瓶中,升温搅拌回流反应40h。反应结束,冷却降温至0℃,析晶2h后,抽滤、水洗,得到尼罗替尼湿品。
尼罗替尼湿品投入3倍重量的乙醇中,搅拌,慢慢滴加35%盐酸至pH=2~3,半小时后复测pH不变,升温溶清,加活性炭脱色,过滤,冷冻析晶,抽滤,烘干得到产物202g,收率88.6%,纯度99.86%。
参考文献
[1]尼洛替尼胶囊说明书
[2][中国发明]CN201810743826.5一种小粒度尼洛替尼的纯化方法
[3][中国发明]CN201911289385.7一种尼洛替尼的高收率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