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两面针碱的制备方法是什么

2020/10/22 21:04:06

概述【1-3】

氯化两面针碱(nitidine chloride)是由芸香科花椒属植物两面针的干燥根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其原植物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南方省份,广西资源尤为丰富。氯化两面针碱具有抗炎、抗真菌、抗氧化和抗 HIV的多种生物活性,并因其能够抑制多种类型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已被认定为潜在的抗肿瘤化合物。临床试用结果表明,氯化两面针碱对慢性细胞型白血病有较好的疗效。此外,氯化两面针碱对LEWIS肺癌、人体鼻咽癌、肝癌、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理化性质【3】

氯化两面针碱属苯骈菲啶类生物碱,为黄色或淡绿色针状结晶。溶于甲醇、乙醇和水,室温下每毫升水能溶解0.2 mg,熔点275~276℃。

药理作用【4】

氯化两面针碱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在抗肿瘤、镇痛消炎、抗疟疾、抗菌、抗HIV病毒、心血管等方面都有显著作用。

1.抗肿瘤

氯化两面针碱对肝癌、肺癌、卵巢癌、乳腺癌等都有显著功效。但作用机制尚存在争议,主要包括抑制DNA拓扑异构酶,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和抑制DNA连接酶的活性等,可以通过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如ERK、JAK/STAT3、AKT等)抑制肿瘤细胞。

2.抗疟疾

两面针碱对恶性疟原虫的活性最强,IC50<0.27μmol?L-1。两面针碱对氯喹敏感株和氯喹耐药株在体外的活性相似,并在体外实验中证实氯化两面针碱可以与血红素形成1∶1的复合物,抑制β-血红素形成。

3.抗菌作用

两面针碱对多种细菌、真菌具有抑制和杀灭的作用。氯化两面针碱能够有效抑制真菌的感染,效果与喜树碱相当,是一类很有前景的抗真菌化合物。氯化两面针碱对六大类抗生素均耐药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有较强的杀菌活性。氯化两面针碱对芽孢杆菌ATCC3584和化脓性链球菌ATCC19615有明显的杀菌和抑菌作用(MIC值分别为0.19、3.64μmol?L-1)。

4.抗炎止痛作用

两面针在民间常用于跌打损伤、消炎止痛。利用两面针开发的口腔护理产品正是基于其在抗炎,镇痛及止血方面的功效。在帕金森病模型研究中发现,两面针碱能够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增强aβ晶体与p-Stat3之间的结合活性,从而抑制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保护多巴胺神经元,是治疗帕金森病的潜在药物。

5.对心血管的作用

氯化两面针碱能够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酶的释放,减轻氧自由基损伤程度,从而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推迟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不仅缩短其持续时间,而且该作用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6.其他

除上述的生理功能外,两面针还在抗白血病、抗HIV、抗肝损伤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活性。

提取方法【4】

1.回流法

在氯化两面针碱的提取方法中,回流法的应用最广泛,主要有醇回流和酸醇回流两种方法。以80%的乙醇回流提取。采用80%的乙醇8倍量提取,同时加入盐酸调节pH至5,最终总生物碱的提取率平均为12.8%,氯化两面针碱的含量达到41mg?g-1。酸醇回流能够提高氯化两面针碱的提取率,但提取时间长,加剧了对设备的酸腐蚀程度。

2.酶法

目前,生物碱大都是从植物中提取,由于利用纤维素酶可以首先破坏植物的细胞壁,所以提取有效成分是一种有效手段。先用纤维素酶/果胶酶的混合酶对两面针药材进行酶解,再用酸醇回流法室温浸渍提取,氯化两面针碱的提取率为85.96%。酶预处理萃取法减少了提取次数和溶剂的用量,符合节能环保的生产要求。

3.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超声波提取是利用超声波产生的空化作用、热效应、震动作用使植物细胞壁破裂,加速有机溶剂进入细胞内部,促使细胞中的生物碱溶解到溶剂中达到提取目的。目前,超声波提取主要作为一种辅助方法应用于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中。如先采用酶预处理,再用超声提取,可以将氯化两面针碱的提取率提高到90.26%。

分离纯化方法【4】

1.结晶法

对两面针植物的甲醇提取液处理后静止结晶,纯化析出氯化两面针碱晶体,但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氯仿,对环境污染较大。

2.树脂吸附法

采用Ls006阳离子树脂,通过静态吸附-解析的方法对氯化两面针碱富集纯化,纯度在90%以上。

3.色谱法

将两面针根的浸膏用氯仿反复研磨,所得沉淀甲醇溶解先重结晶,粗品再二次重结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采用C-18色谱柱洗脱,得到纯度大于98%的氯化两面针碱,该样品可作为质量控制和科研用的化学对照品。

制备方法【1】

1.4-(苯并[d][1,3]二氧戊环-5-基)-2-(3,4-二甲氧基苯基)-4-氧代丁酸(3)

将4-(苯并[d][1,3]二氧戊环-5-基)-2-(3,4-二甲氧基苯基)-4-氧代丁腈(50.9g,149.9mmol)和氢氧化钠(40g,1mol)加入到2L圆底烧瓶中,加入水(650ml)和乙醇(225ml)。100℃回流反应12h。反应液在冰浴条件下,用1mol/L盐酸(1.1L)调至pH1~2。过滤,滤饼用水(150ml)洗涤,烘干,乙醇(500ml)重结晶得白色粉末3.

2.4-(苯并[d][1,3]二氧戊环-5-基)-2-(3,4-二甲氧基苯基)丁酸(4)

将化合物3(30g,83.7mmol)、10%钯炭(3g)和70%高氯酸(2ml)加入乙酸(360ml)中,70℃常压氢化反应12h。反应液冷至室温,过滤除去钯炭。搅拌下,将滤液缓慢滴加到冰水(2L)中,过滤,水(100ml)洗,滤饼在室温下很快液化,故直接用二氯甲烷(300ml)溶解,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除溶剂,得到淡黄色油状物4(27.3g,94.7%)。

3.6-(3,4-二甲氧基苯基)-7,8-二氢萘并[2,3-d]-[1,3]二氧戊环-5(6H)-酮(5)

将化合物4(27.3g,79.2mmol)溶于二氯甲烷(300ml)中,缓慢滴加草酰氯(15.3ml,179.3mmol),滴毕,加入2~3滴DMF,室温反应2h。减压蒸除溶剂,残余物用二氯甲烷(300ml)溶解,冰浴,缓慢滴加四氯化锡(6.2g,167.2mmol)的二氯甲烷溶液(45ml),滴毕,冰浴反应5h,将反应液倒入1mol/L冰盐酸(1L)中,搅拌将黏稠物溶解,二氯甲烷(50ml×3)萃取,合并有机相,水(60ml×3)洗,饱和氯化钠溶液(40ml×3)洗,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粗品,甲醇重结晶得淡黄色固体5(19.8g,76.5%)。

4.N-[6-(3,4-二甲氧基苯基)-5,6,7,8-四氢萘并-[2,3-d][1,3]二氧戊环-5-基]甲酰胺(6)

将化合物5(20g,61.3mmol)、甲酰胺(200ml)、硫酸铵(8.1g,61.3mmol)和98%甲酸(32ml)加入500ml三颈烧瓶中,氮气保护下,120℃反应3h,每小时补加甲酸(8ml)。反应液冷至室温,倒入冰水(500ml)中,混匀,产生大量固体,二氯甲烷(30ml×3)萃取,合并有机相,饱和氯化钠溶液(30ml×3)洗,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油状物,加入甲醇(20ml),搅拌过夜析晶,过滤,甲醇(25ml)洗涤,烘干,二噁烷∶甲醇(9∶1)重结晶得到白色固体6(10.3g,47.3%)。

5.2,3-亚甲二氧基-8,9-二甲氧基-4b,10b,11,12-四氢苯并[5,6-c]菲啶(7)

将化合物6(10.3g,29.1mmol)、甲苯(70ml)和三氯氧磷(21ml,229.4mmol)加入250ml圆底烧瓶中,80℃反应30min,产生大量黄色固体,冷至室温,过滤,滤饼用适量甲苯(10ml)和乙醚(15ml)洗涤,烘干。将黄色固体悬浮于甲醇(50ml)中,50℃下,氨水(41.5ml)调至pH7.8,产生白色固体,放冷,过滤,烘干产物,乙酸乙酯∶石油醚(1∶8)重结晶,得白色粉末7(4.5g,45.7%)。

6.2,3-亚甲二氧基-8,9-二甲氧基苯并[5,6-c]菲啶(8)

将化合物7(4.5g,13.3mmol)的邻二氯苯溶液(360ml),10%钯炭(0.5g)依次加入1L圆底烧瓶中,150℃搅拌反应10h,趁热过滤,放冷,减压蒸出溶剂,甲醇(50ml)重结晶,过滤,无水乙醇(30ml)洗涤,50℃烘干产物,得白色粉末8(2.7g,60.7%)。

7.两面针碱甲基硫酸盐(9)

将化合物8(7.5g,22.5mmol)、邻二氯苯(400ml)和硫酸二甲酯(21ml,225mmol)加入1L烧瓶中,氮气保护,140℃搅拌反应1h,趁热过滤,滤饼用吡啶(20ml)重结晶3次,得淡黄色固体9(4.5g,43.5%)。

8.氯化两面针碱(1)

将化合物9(3.1g,6.7mmol)和饱和氯化钠溶液(100ml)加入250ml圆底烧瓶中,氮气保护,室温搅拌24h,过滤,真空干燥,甲醇(15ml)重结晶,过滤得淡黄色针状结晶1(1.75g,67.5%)。

氯化两面针碱的合成路线
图1为氯化两面针碱的合成路线

主要参考资料

[1]谭善伦,臧成旭,代黎,黄景华,张大志.氯化两面针碱合成工艺优化[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5,46(02):123-126.

[2]刘华钢,李丹妮,刘丽敏.氯化两面针碱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9,25(03):187-191.

[3]刘丽敏,刘华钢.氯化两面针碱的研究近况[J].时珍国医国药,2007(01):60-62.

[4]秦舒琴,李海云,宋静茹,李典鹏.氯化两面针碱的提取分离、全合成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广西植物,2018(09):1248-1260.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文章中涉及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阅读量:846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氯化两面针碱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