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泛素蛋白3抗体的应用

2021/12/1 10:06:41

背景[1-3]

去泛素蛋白3抗体是一类可以特异性结合去泛素蛋白3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主要用于去泛素蛋白3蛋白的免疫学检测实验。

泛素一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是细胞内一个重要的蛋白质降解调节系统。通过对底物蛋白的多聚泛素化并经蛋白酶体降解,可以影响或调节多种细胞活动,包括:基因转录、细胞周期调节、免疫反应、细胞受体功能及肿瘤生长、炎症过程等。

去泛素蛋白3

该途径也是一种动态的蛋白质双向修饰调控系统,在体内由泛素连接酶系统(E1-E2-E3)对底物进行泛素化修饰,去泛素化酶(DUB)家族负责通过水解泛素羧基末端的酯键、肽键或异肽键,将泛素分子特异性的从链接有泛素的蛋白质或者前体蛋白水解下来,起到去泛素化的作用,对蛋白降解进行反向调节,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功能。

去泛素化酶是一类数量很大的蛋白酶家族,人类基因组编码大约100个去泛素化酶,主要分为五个家族,分别是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UCH)家族,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UBP)家族,Otubaim(OTU)家族,Josephin结构域蛋白家族及JAMM家族。

去泛素蛋白3属于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家族,其功能是通过介导组蛋白H2A和HCFC1的去泛素化在染色质中起关键作用,它充当细胞生长的调节剂。可用于裂解Ub-AMC。

UCHs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通常是小分子蛋白,已发现UCHL-1、-2、-3、-4、-5等分子。它们作用的底物通常也是一些分子量较小的多肽。UCHs可以通过裂解C末端76位甘氨酸,将泛素分子从小的多肽底物上释放出来。UCHs活性位点上的狭窄裂隙和环状结构直径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特异性识别底物的功能,阻止了它对一些大分子泛素化蛋白的结合和催化。

应用[4][5]

用于铁调节蛋白IRP2的去泛素化酶OTUD3鉴定及其在帕金森病黑质铁聚积中的作用研究

铁调节蛋白2(iron regulatory protein 2,IRP2)敲除小鼠出现神经退行性病变和黑质铁聚积,提示IRP2是调控脑铁稳态的一个关键因素。我们在前期工作中发现,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吡啶(1-methyl-4-phenylpyridinium ion,MPP+)处理的MES23.5细胞,IRP2蛋白水平下调。在表达人A53T突变型α-Syn的PD转基因小鼠模型中,黑质IRP2蛋白水平下调,但机制不明。

细胞内IRP2的活性和稳定性受到严密的调控,影响其表达调控的因素有很多,除胞内铁离子浓度外,缺氧、氧化应激、炎性反应、维生素A、抗坏血酸和一氧化氮等都可引起IRP2表达的改变。除了转录水平及翻译水平的调控外,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也是维持其蛋白稳定性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中泛素化与去泛素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形式。

E3泛素连接酶与去泛素化酶(deubiquitinating enzymes,DUBs)是参与泛素化和去泛素化这两个可逆过程的关键酶。目前已发现两个IRP2的E3泛素连接酶,但其DUBs未见报道。因此,寻找IRP2的DUB,并阐明其对IRP2的调控机制,对于深入了解细胞内IRP2稳态的调控机制,并进一步揭示其在PD中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对人源DUB家族进行无偏性筛选,从DUB家族中发现OTU结构域蛋白3(OTU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OTUD3)可以特异性去除IRP2的泛素化,从而上调IRP2的蛋白水平。为了进一步研究OTUD3调控IRP2的分子机制,及其在PD黑质铁聚积中的作用,在分子和细胞水平,研究OTUD3和IRP2的相互作用,及OTUD3对IRP2泛素化水平的影响,确定OTUD3调节IRP2泛素链形式。并在整体动物水平上,即OTUD3敲除的小鼠上,采用转棒实验,爬杆实验和步态分析等行为学方法,观察OTUD3敲除小鼠运动协调能力的变化,并观察了OTUD3敲除小鼠结肠动力的改变。

进一步应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了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变化,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观察了纹状体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观察了黑质内铁浓度的改变。

参考文献

[1]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for Linear Ubiquitin Chain Assembly Complex(LUBAC)Selective Inhibitors Using Homogenous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HTRF)-Based Assay System[J].Ken Katsuya,Yuji Hori,Daisuke Oikawa,Tomohisa Yamamoto,Kayo Umetani,Toshiki Urashima,Tomomi Kinoshita,Kumiko Ayukawa,Fuminori Tokunaga,Masahiro Tamaru.SLAS Discovery.2018(10)

[2]Ub and Down:Ubiquitin Exercise for the Elderly[J].J?rg H?hfeld,Thorsten Hoppe.Trends in Cell Biology.2018(7)

[3]Structural bases of the assembly,recognition and disassembly of linear ubiquitin chain[J].Jianping Liu,Lifeng Pan.BBA-Molecular Cell Research.2018

[4]YOD1 attenuates neurogenic proteotoxicity through its deubiquitinating activity[J].Kunikazu Tanji,Fumiaki Mori,Yasuo Miki,Jun Utsumi,Hidenao Sasaki,Akiyoshi Kakita,Hitoshi Takahashi,Koichi Wakabayashi.Neurobiology of Disease.2018

[5]贾凤菊.铁调节蛋白IRP2的去泛素化酶OTUD3鉴定及其在帕金森病黑质铁聚积中的作用研究[D].青岛学,2018.DOI:10.27262/d.cnki.gqdau.2018.000327.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文章中涉及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阅读量:429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去泛素蛋白3抗体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