砜吡草唑的除草机理与制备

2024/1/10 8:52:11

介绍

杂草严重影响小麦、高粱、玉米等农作物的丰产丰收,而使用除草剂是农田杂草防治中最经济、有效的手段。砜吡草唑是一种新型、广谱、高活性的苗前土壤处理除草剂,是由日本组合化学株式会社开发的优秀除草剂成分,具有应用广泛、生物活性高、施用量低、杀草谱广等优点。砜吡草唑,英文名称为Pyroxasulfone,化学名称为[3‑[(5‑二氟甲氧基‑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基)‑甲基磺酰基]‑4,5‑二氢‑5,5‑二甲基‑1,2‑噁唑],分子式为C12H14F5N3O4S。砜吡草唑为白色固体。

砜吡草唑.png

砜吡草唑

除草机理

砜吡草唑的除草作用机理为,它属细胞分裂抑制剂,可抑制植物体内极长侧链脂肪酸VLCFA(C20‑C30)的生物合成,进而阻碍分生组织和胚芽鞘的生长。砜吡草唑施用后,被杂草幼根与幼芽吸收,抑制幼苗早期生长,破坏分生组织与胚芽鞘,主要应用于玉米田、大豆田及小麦田等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防治。同时,有研究表明,砜吡草唑对麦田禾本科杂草鹅观草、多花黑麦草、雀麦、棒头草、蜡烛草,阔叶杂草大巢菜、播娘蒿、麦家公、泽漆等,均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株抑制率和鲜重抑制率均可达到90%以上,应用前景广阔。

制备

现有砜吡草唑的制备技术中,针对于重要中间体III,通常需要经过环合、氯化、取代反应制得。但是在环合、氯化过程中,反应产物的收率指标不理想,且易于生成副产物,导致各环节需要多次洗涤、萃取及蒸馏脱溶,废液产生量高,能耗较大。并且,在氯化过程中,一般采用氯气、五氯化磷、三氯氧磷等氯化试剂,但氯气氧化性强,易腐蚀设备,生产危险性高;而五氯化磷、三氯氧磷在氯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磷酸盐的废液,废液处理难度大,处理成本高,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进一步的,前述缺陷还会影响最终制得的砜吡草唑的收率,增加砜吡草唑提纯难度,限制砜吡草唑纯度的进一步提升。

将5,5‑二甲基‑4,5‑二氢异噁唑178.4g(1.8mol)投入至正己烷900mL中,分散均匀后,降温至5℃,保温;在200rpm搅拌条件下,以0.5mL/min的滴加速率,滴入浓度为65wt%的氢溴酸95g,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50min;氢溴酸滴加及搅拌过程中,保持温度为5℃;投入催化剂,60rpm搅拌条件下,以1mL/min的滴加速率,滴入氯化溴224.8g(1.95mol),滴加完成后,保温搅拌4h后,滤除固体物,静置分层;采用1.2倍体积的正己烷提取酸层后,合并有机层,采用3倍体积的去离子水洗涤有机层,制得含有砜吡草唑319.5g的正己烷溶液,砜吡草唑的收率为99.7%[1]。

该制备方法能够有效克服环合、氯化过程中,反应产物的收率指标不理想,且易于生成副产物,导致各环节需要多次洗涤、萃取及蒸馏脱溶,以及生产危险性高,废液产生量大,后处理难度大的问题;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废液的产生量及处理难度,降低环境污染,同时,进一步提升制得的砜吡草唑的收率及纯度。

参考文献

[1]曲波,槐波,马骏等. 一种砜吡草唑的制备方法[P]. 山东省:CN116514792B,2023-10-27.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量:286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砜吡草唑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