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在使用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4/4/10 9:58:05 作者:小满

在临床中,丙泊酚常用于诱导和维持全身麻醉;因其具有作用时间短、撤药后能快速清醒等特点,也常作为ICU患者的镇静药物之一。在日常工作中,即使每天都能见到它的“踪影”,但它仍然有许多不被人熟知的“秘密”。

丙泊酚

一、注射痛

因静脉注射药物引起注射部位沿血管方向的烧灼样疼痛,称为注射痛;丙泊酚可通过多种机制引发注射痛。

谢本发等的研究显示,与手背静脉相比,前臂静脉在静脉注射丙泊酚时静脉注射痛的发生率较低。陈佳佳等的研究指出,输注丙泊酚时使用直径较大的静脉留置针可以有效降低静脉注射痛的发生率。相关研究表明,联合使用阿片类药物、利多卡因等药物可降低因输注丙泊酚引发的疼痛。

日常工作中,常使用丙泊酚原液进行麻醉、镇静等的治疗。查阅说明书得知,可以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对丙泊酚进行稀释,但稀释度不能超过1:5,且应现配现用。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选择粗大静脉或中心静脉、使用直径较大的静脉留置针、稀释药液、联合使用阿片类或利多卡因等药物来降低丙泊酚引发的注射痛。

二、配伍情况

丙泊酚注射液以卵磷脂为乳化剂将大豆油分散于水相中形成水包油样结构,正常状态下进入血管内不会对人体产生有害作用。当丙泊酚与某些药物相遇时会发生破乳,出现油水两相分层现象,其中的乳滴会聚集成团,当进入人体静脉后会堵塞血管,导致血管栓塞,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生命。

因丙泊酚具有减少脑血流、降低脑耗氧等作用,而尼莫地平注射液作为钙拮抗剂,常用于缓解脑血管痉挛,在ICU内两者常联合使用。但两者物理不相容,混合后丙泊酚脂肪乳乳滴立即融合,发生连续相和非连续相分离。唐丽丹等的研究表明,丙泊酚与间羟胺、氯化钾及地佐辛注射液混合后均可导致乳滴融合。

在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应查阅药品说明书或相关资料,掌握药物间的配伍情况,避免丙泊酚发生破乳;必要时使用单独管腔输注丙泊酚,防止发生血管栓塞等不良事件。

三、导致谵妄

因丙泊酚具有镇静、易唤醒等多重功效,有研究表明使用低剂量丙泊酚可有效防治老年人术后谵妄的发生。多项研究指出镇静剂的使用是ICU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之一。同其他镇静剂一样,大剂量或长时间使用丙泊酚后,因机体蓄积、代谢延迟等原因,可能会通过对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导致患者出现谵妄。

在使用丙泊酚进行镇静治疗的过程中应进行个体化、动态评估,或联合使用其他类镇静剂,减少丙泊酚使用时间及剂量,降低谵妄发生率。

四、丙泊酚输注综合征

丙泊酚输注综合征是指在长时间大剂量输注丙泊酚的情况下,出现的用其他原因不能解释的代谢性酸中毒、横纹肌溶解、乳酸水平增高等一系列症状体征,严重者会导致肾衰竭、心力衰竭;大剂量及长期使用丙泊酚常为发生丙泊酚输注综合征的诱因。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减少丙泊酚使用时间及剂量,同时在用药期间应严密监测血液PH、血钾、心肌酶等的变化,尽早识别丙泊酚输注综合征。

五、其他不良反应

因丙泊酚中的辅料包括大豆油,所以对豆油过敏者禁用丙泊酚。除丙泊酚输注综合征及过敏反应外,使用丙泊酚时还会导致血压降低、呼吸抑制、急性胰腺炎等不良反应。因此,在用药前应仔细评估个体情况,必要时备好急救药品或物品,将不良反应降到最低限度。

综上所述,作为ICU的常用镇静药物之一,我们应熟知丙泊酚的“秘密”,在用对、用好药物的同时,减轻药物不良反应、避免发生因用药导致的不良事件。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文章中涉及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阅读量:46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