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便秘作为一种常见临床病症,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中医理论中,寒积便秘是因脾胃受寒、肠道传导失常所致。中药巴豆在传统医学里被用于治疗寒积便秘,然而其毒性较强,限制了临床应用。深入探究巴豆油治疗寒积便秘的 “毒 - 效” 关系、药理作用、副作用及机制,对推动巴豆的合理应用意义重大。
简介
巴豆油是巴豆发挥泻下作用的关键物质基础,其主要成分包括亚油酸、油酸、二十碳一烯酸等脂肪酸。这些成分口服后在肠道水解产生巴豆酸,能够增强肠道分泌和蠕动,进而发挥泻下功效。
巴豆油
便秘治疗
研究人员通过给大鼠连续3天灌胃2℃冰水的10%活性炭溶液,成功复制寒积便秘模型,随后给予巴豆油进行干预实验。结果显示,巴豆油在3.78、2.83和1.89g/kg剂量下,能显著缩短寒积便秘大鼠的首次排便时间,增加3小时内排便次数,表明巴豆油对寒积便秘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在产生治疗效果的同时,巴豆油也存在副作用。高剂量(3.78和2.83g/kg)巴豆油会导致大鼠结肠组织黏膜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灶性坏死,杯状细胞缺失和固有层水肿。随着巴豆油剂量降低,结肠组织损伤逐渐减轻,0.94和0.47g/kg巴豆油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与空白组接近。这说明高浓度巴豆油可能通过促进炎症反应,加重大鼠结肠黏膜损伤。
进一步研究发现,巴豆油的“毒 - 效”作用机制与MyD88/NF-κB通路密切相关。MyD88 是 Toll 样受体的特异性适配蛋白,可诱导 NF-κB激活,从而控制炎症因子基因的表达。3.78、2.83和1.89g/kg巴豆油能够显著增加大鼠结肠组织中MyD88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巴豆油给药后大鼠结肠组织中NF-κB p65的表达升高。这会促进炎症因子COX-2、TNF-α、IL-6和MIP-1的释放,诱导结肠黏膜损伤[1]。
参考文献
[1]陈俊仁,王代波,李轶,等.巴豆油治疗寒积便秘的“毒-效”关系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09):3164-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