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谷安酸叔丁基酯的应用研究

2025/4/21 15:52:43 作者:风华

简述

Z-谷安酸叔丁基酯别名N-苄氧羰基-L-谷氨酸1-叔丁酯,N-CBZ-L-谷氨酸-1-叔丁酯等,是一种化学式为C17H23NO6,分子量为337.37的氨基酸衍生物。常温常压下,Z-谷安酸叔丁基酯表现为白色粉末,可溶于氯仿、二氯甲烷、二甲亚砜等有机溶剂。

Z-谷安酸叔丁基酯.jpg

应用研究

Z-谷安酸叔丁基酯作为谷氨酸酯化产物,关于它的应用见于文献报道的比较少,应用较为广泛的还是其上游化合物N-苄氧羰基-L-谷氨酸。例如,在一般化学研究中,为了提高316不锈钢在酸性介质中的耐蚀性能,以浸泡法在其表面制备谷氨酸及衍生物的自组装膜。通过电化学阻抗谱,极化曲线,量子化学和分子动力学技术,实验研究了L-谷氨酸,N-苄氧羰基-L-谷氨酸,蝶酰谷氨酸对316不锈钢不同自组装时间后在0.5mol/LHCl溶液中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3种谷氨酸及其衍生物均为阳极型缓蚀剂,对316不锈钢具有较好的缓蚀作用。随着组装时间的延长,自组装膜的缓蚀效率相应增强,其原因是谷氨酸的EHOMO越高,△E越低,自组装分子成键的能力越强,分子中的N原子,O原子与Fe原子形成化学键,发生了化学吸附。3种谷氨酸及其衍生物的缓蚀能力大小顺序为蝶酰谷氨酸>N-苄氧羰基-L-谷氨酸>L-谷氨酸[1]。

在药物研究领域,吡咯并[2,3-d]嘧啶类叶酸拮抗剂Alimta是一种多靶向的抗癌药物,它能抑制至少五种叶酸依赖性酶:胸苷合成酶(TS)、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叶酰多聚谷氨酸合成酶(FPGS)、甘氨酰胺核糖核苷酸转甲酰酶(GARTF)及C1-四氢叶酸合成酶(C1-S).。 通过对Alimta进行反合成分析,研究人员建立了合成该化合物的新方法,并对其合成进行了研究。在具体的制备过程中,以Z-谷安酸叔丁基酯物质前体N-Cbz-L-谷氨酸为起始原料,通过多聚甲醛,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下可以形成噁唑烷酮中间体,进而实现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研究[2]。

参考文献

[1]张哲,倪福松,田宁郴,等.谷氨酸及其衍生物自组装316不锈钢的缓蚀性能[J].材料保护, 2015, 48(7):4.DOI:CNKI:SUN:CLBH.0.2015-07-010.

[2]郭志雄.叶酸拮抗剂Alimta及其类似物的合成研究[D].天津大学,2007.DOI:CNKI:CDMD:1.2007.041763.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文章中涉及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阅读量:35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Z-谷安酸叔丁基酯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