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
双歧杆菌 性质
双歧杆菌是结肠主要的原籍菌群之一,是真正意义上的“原住民”,它们可谓是大名鼎鼎,对人体有着多种不同的有益作用。 作为益生菌使用的菌种,其作用机制与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基本相同,包括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营养及代谢作用、免疫刺激和免疫调节。
双歧杆菌形态学上主要定义为两种形态,分叉形态定义为Ⅰ型,命名为乳杆菌;杆状则定义为Ⅱ 型,命名为副分叉乳杆菌。在肠道内,双歧杆菌多呈 直杆状,极少以分叉状、弯杆状的形态呈现。初次分 离时,由于相应的培养条件不足,通常呈现为Ⅰ型, 菌株形态主要包括不分叉、分叉两种形态,其中,分叉状呈现为 V 字型、Y 字型,但于后续的培养中,分 叉状通常呈现为弯曲、杆状。显微镜下菌体呈 Y 字 型、勺状、V 字型、弯曲状、棍棒状等,经由一定程度 培养后,将转变为Ⅱ型,且长时间、稳定性的遗传。 因此,临床上认为Ⅱ型向Ⅰ型的转变是由于对环境、 温度等不适应造成的退化,而Ⅰ型向Ⅱ型的转变则 是由于可更好地适应环境、温度等而出现的进化。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是法国巴斯德研究 院的Tissier在1899年首先在母乳喂养的健康婴儿粪便中发现并分离出来的专性厌氧菌。根据双歧杆菌独有的形态,Tissier命名为双歧芽孢杆菌,并于1924年设置了双歧杆菌属。Mitsuok等根据糖代谢和血清实验将双歧杆菌划分为16个种,随后又有多个新的 种被发现。到目前为止,已鉴别和发表的双歧杆菌共有34种,其中13种来源于人、15种来源于其他温血动物、3种来源于蜜蜂、2种来源于废水、1种从乳制品中分离。
双歧杆菌是健康动物肠道内的优势菌种,其数量随年龄变化呈动态变化优势,其变化与机体内许多生理病理变化关系密切。双歧杆菌被认为是人类和其他温血动物包括反刍动物肠道中的关键微生物属,也是众所周知的一种肠道益生菌。目前,双歧杆菌已经成为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有关双歧杆菌的微生态制剂的研究成为一大热点,并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和医疗等领域。有关双歧杆菌调节肠道菌群、抗肿瘤、降胆固醇以及延缓衰老的功能性研究更是国内外科研人员致力研究的重点。双歧杆菌是一种重要的肠道有益微生物。双歧杆菌作为一种生理性有益菌,对人体健康具有生物屏障、营养作用、抗肿瘤作用、免疫增强作用、改善胃肠道功能、抗衰老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人体肠道中定植着大量的微生物。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与疾病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根据所知道的肠道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肠道微生物可分为有益、无害和有害3大类。双歧杆菌可以合成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K等,不仅供于人体需要,更多意义在于肠道其他微生物也需要这些维生素供其生长!缺乏双歧杆菌,不仅自身合成来源缺乏,更多的微生物缺乏这些维生素得不到生长,肠道微生态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