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icalbook
植物提取物 植物提取物
唐古特大黄

唐古特大黄

拼音:Táng Gǔ Tè Dài Huáng 英文名称:鸡爪大黄 科目:蓼科

唐古特大黄又称为鸡爪大黄,为蓼科大黄属草本植物。以根和根茎入药,主产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为甘肃的道地药材。药材性状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长3~17cm,直径3~10cm。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残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绳孔及粗皱纹。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根茎髄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明显,无星点。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它具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之效,可用于治疗便秘、腹痛、黄疸、咽肿和肠痈疔疮等症。

别名

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Regel

化学成分

唐古特大黄含有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大黄降脂素等。多年栽培唐古特大黄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3种蒽醌总量分别为 1.21%、2.01%、1.62%; 野生大黄总蒽醌量远高于栽培大黄为3.64% 。

植物形态

多年生高大草本,高2m左右,与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相似。茎无毛或有毛。根生叶略呈圆形或宽心形,直径40~70cm,3~7掌状深裂,裂片狭长,常再作羽状浅裂,先端锐尖,基部心形;茎生叶较小,柄亦较短。圆锥花序大形,幼时多呈浓紫色,亦有绿白色者,分枝紧密,小枝挺直向上;花小,具较长花梗;花被6,2轮;雄蕊一般9枚;子房三角形,花柱3。瘦果三角形,有翅,顶端圆或微凹,基部心形。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长环境

多生长在2000—3900米的山地林缘、灌丛、草坡地带,冬天能耐负20℃以下的低温。分布于甘肃、青海、西藏东北部。生于山地林缘或草坡、野生或栽培。

功效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大黄具有泻下、抗菌及抗病毒、抗炎、抗肿瘤、抗突变、抗氧化及抗衰老、护齿、止血、解热、镇痛、保肝利胆、调节消化系统、调节心脑血管系统、调节泌尿系统等作用。

临床应用

主治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疔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外治烧烫伤。

不良反应

大量服用大黄可能引发一系列副作用,如消化系统症状、过敏反应、肝肾损伤等。对大黄成分过敏的人群在使用大黄后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皮疹等。此外,孕妇、儿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人群应慎用。

炮制方法

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相关植物

相关供应商
大黄(唐古特大黄)
大黄(唐古特大黄)
¥0/1g/支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202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