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及概况[1][2]
维生素C是人体必需的一种维生素,广泛用于医药、食品添加、饲料添加等领域。前些年维生素C行业较大的利润空间促成了国内企业过度投资的态势,2010年世界维生素C总需求才不过12万吨左右,但中国产量已经达到20万吨,导致中国维生素C行业产能过剩严重。我国生产的维生素C大部分用于出口,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客户和利润,各企业纷纷开发利润较高的维生素C衍生物,如VC-Na、VC-Ca、包衣VC、VC磷酸酯、VC棕榈酸酯等,但VC、VC-Na和VC -Ca的产量占绝大比重。以前世界高端产品市场基本由罗氏、帝斯曼、武田等厂商垄断,随着这些厂商逐渐退出维生素C市场,中国各企业均想抢占其留下的市场空白,为了避免低端产品的价格战和同质竞争,提高产品质量、满足高端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开发 VC及其盐的高端产品成为必然。
维生素C钙是一种中性的抗坏血酸盐,对胃没有刺激性,在补充维生素C的同时,可同时提供约10%的非常容易吸收的钙质。维生素C钙集抗氧化、抗病毒、抗毒素、抗过敏、增强免疫力、并且是合成体内最重要的支撑性组织胶原蛋白的重要因子,以及尚存在争议的抗癌作用,对生长发育、维持健康,对抗疾病的重要作用正越来越多地获得更广泛的认同。维生素C钙兼具维生素C和钙的同等药理作用,可用于治疗维生素C和预防治疗缺钙症,并且维生素C制成钙盐后更容易被人体吸收,稳定性增强。在国外维生素C钙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食品行业。在食品行业中,维生素C钙可作为食品的抗氧剂、强化剂和添加剂等。
特性[3]
维生素C钙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无臭,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质量标准(GB 15809-1995):含量≥ 98%;比旋度[α] 20D:+ 95°~+ 97°;砷(以As计)≤ 10×10-7;氟化物≤ 10× 10-6;重金属(以Pb计)≤ 10×10-6。
合成[3]
用维生素C和碳酸钙为原料,在不加氮气的情况下进行反应:在装有电动搅拌器的三口瓶中加入44gVC和一定量的水,用水浴锅控制反应温度,在匀速搅拌下,缓慢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钙,使液面保持CO2覆盖。待反应完全后抽滤,滤液转入三口瓶中,室温下加入大量甲醇,缓慢醇析结晶,加完后持续降温,抽滤,用甲醇洗涤,真空干燥,即得成品维生素C钙。工艺条件为:加水量1mL/g,反应温度50℃ ,反应时间100min,投料量配比VC∶CaCO3= 1∶0.525。在此反应条件下生成的维生素C钙含量平均为99.35%,收率达到86.91%。
毒理学[4]
1.小鼠急性毒性实验
维生素 C钙配方制品小鼠经口急性毒性实验结果LD50大于20.0g/kg体重,属无毒级。
2.Ames实验
用平板掺入法,维生素C钙配方制品剂量达 5000微克 /皿,加或不加S-9对标准测试菌的实验结果均为阴性。
3.小鼠骨髓微核实验
维生素C钙配方制品剂量达10g/kg,小鼠骨髓微核实验结果为阴性。
4.小鼠精子畸形实验
维生素C钙配方制品剂量达10g/kg,小鼠精子畸形实验结果为阴性。
综合卫生安全毒理学检测评价报告结果,小鼠经口急性毒性LD50大于20.0g/kg,遗传毒性实验(Ames实验、微核实验、精子畸形实验)结果为阴性,根据 GB15193.1-94《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评价,维生素 C钙配方制品无明显毒性。
应用[5][6][7]
维生素C钙主要用作食品抗氧剂,其添加到食品中不改变原食品味道,能增补食品中易被吸收的钙,同时又不失去维生素C的生理活性。维生素C参与体内多种代谢过程,在体内与脱氧抗坏血酸形成可逆的氧化还原系统,在生物氧化及还原过程和细胞呼吸中起重要作用;维生素C与氨基酸代谢、神经递质的合成、胶原蛋白和组织细胞间质的合成有密切关系,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加速血液凝固,刺激血功能,加速红细胞的生长;促进铁在肠内的吸收,减低血清致癌物质亚硝胺生成;能中和毒素,促进抗体生成,增强机体的解毒功能及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且具有抗组胺作用;还可改善心肌功能,对眼组织具重要营养作用。维生素C的主要功能是参与胶原的形成和维持,因此在骨骼形成,创伤愈合和维 持健康的齿龈中起重要的作用,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发挥递氢作用,参与细胞间质 的形成等。维生素C用于防治牙龈出血,牙齿松动和眼结膜、视网膜或大脑出血、坏血病等,在急、慢性传染病时补充以增强抵抗力,亦用于急性肝炎及汞、铅等慢性中毒时对肝脏的保护,各种贫血、过敏性皮肤病、促进伤口愈合、降低胆固醇,作抗氧化剂防止氧自由基对身体的损害等,此外,还用作食品强化剂、饲料添加剂等。是防治佝偻病和坏血病的双功能助剂。
参考文献
[1] 左雷凯, 杨磊. 维生素 C 及其盐的高端产品生产探讨[J]. 广州化工, 2011, 39(18): 155-157.
[2] 孙兰. 维生素 C 钙稳定性研究及有效期的确定[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 (1): 44-45.
[3] 李园园, 郑利宇, 高莉, 等. 维生素 C 钙盐的合成[J]. 河南化工, 2011 (4): 30-31.
[4] 徐鹏. 维生素 C-钙配方制品的卫生安全毒理学动物实验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 2005, 23(9): 100-102.
[5] 张彦玲, 刘建峰, 齐永斌. 维生素 C 衍生物的现状与发展[J]. 河北化工, 2005, 28(3): 18-19.
[6] 王大全 主编.精细化工辞典.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第727页.
[7] 王昆华,杨志康 编著.兽药临床合理应用指南.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