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沙康唑与艾沙康唑的相关研究

2023/2/21 8:57:04 作者:小满

泊沙康唑和艾沙康唑是侵袭性真菌感染 (IFD)的两大重要治疗药物,两者同属于三唑类抗真菌药范畴。泊沙康唑在IFD的预防和挽救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其生物利用度较低且变异较大,仍然是临床上需关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关于泊沙康唑治疗后突破性IFD,或以肝毒性为代表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成为临床治疗的一大挑战。有学者针对泊沙康唑治疗失败后转为艾沙康唑治疗进行了临床探索。

泊沙康唑的产品图.jpg

艾沙康唑的产品图.png

泊沙康唑预防突破患者使用艾沙康唑治疗具有良好疗效

患者吸收不良、存在药物间相互作用、患者依从性差、宿主免疫应答、耐药等多种因素导致唑类药物预防后易出现突破性真菌感染;但在临床实践中,真菌对三唑类药物的耐药发生率较低;

针对泊沙康唑预防后的突破性真菌感染,艾沙康唑具有良好疗效:

临床证据:32例接受泊沙康唑等其它三唑类药物预防后使用艾沙康唑治疗:其它三唑类药物预防后使用艾沙康唑治疗的应答率为63%;针对接受伏立康唑、泊沙康唑或棘白菌素类药物预防患者的研究,其中59%的患者为突破性感染人群:艾沙康唑治疗6周、12周时的总临床应答率分别为40%和60%;

研究证实:艾沙康唑治疗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突破性IFD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因泊沙康唑肝毒性转换艾沙康唑治疗后,表现出良好疗效及安全性

一项针对23例成人白血病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患者停用泊沙康唑48小时内换用艾沙康唑治疗,疗程超过7天;同时在泊沙康唑治疗前、转换艾沙康唑治疗时及艾沙康唑治疗收集患者肝毒性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多数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泊沙康唑治疗的20例患者因肝功能异常升高停药,3例患者因3/4级QT间期延长停药;

药物转换后的研究证实:因毒性而停用泊沙康唑的患者对艾沙康唑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无患者因毒性而停用艾沙康唑。

转为艾沙康唑治疗后的ALT水平.png

转为艾沙康唑治疗后的ALT水平

总结

多种因素导致泊沙康唑治疗IFD的达标率低,从而易发生突破性IFD。艾沙康唑治疗泊沙康唑预防突破性后侵袭性霉菌感染或泊沙康唑不耐受的患者仍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在临床实践中,应当综合考虑患者情况和各种抗真菌药物的药理学特性及抗菌谱,在出现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或患者情况恶化时,应考虑是否转化抗真菌药物的种类,以实现化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发挥抗菌药物活性和改善患者预后的目标。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文章中涉及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阅读量:1504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艾沙康唑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