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状一 |
无色薄片或白色结晶性粉末。味苦,后味带甜。熔点197~202°C。易溶于冰醋酸(1g/7m1),溶于乙醇(1g/30m1)及丙酮。极难溶于水(0.28g/L)。 |
性状二 |
本品存在于牛、羊、猪的胆汁中。为无色片状物或白色结晶粉末。有些苦味,尝后又有些甜的感觉。Mp198℃,比旋度(c=0.6,乙醇)为+37°。1g胆酸约溶于300ml乙醇或丙酮,7ml冰醋酸,很少量溶于水。一水合物为白色片状结晶。1927年,H.Wieland(德国)研究胆酸组成,获诺贝尔化学奖。 |
所属类别一 |
食品添加剂: 乳化剂、增稠剂和稳定剂 |
所属类别二 |
生物化学品: 脂类: 固醇及类固醇类 |
用途与作用 |
乳化剂。 |
合成工艺与制法一 |
在胆汁中(特别是在雄牛胆汁中)与甘氨酸、牛磺酸和肽结合存在,经萃取而得。 |
合成工艺与制法二 |
方法一、乙醇结晶法 粗牛羊胆酸的制备 取牛或羊胆汁,加100 g/L氢氧化钠,加热煮沸12-18h,得皂化液。冷却后加酸调pH 1,析出胆酸,将胆酸取出,经水煮、漂洗、于75℃干燥、磨粉,得粗牛羊胆酸。 牛、羊胆酸[NaOH]→[100℃, 12-18h]皂化液[H2SO4]→[pH1, 75℃]粗牛、羊胆酸 牛羊胆酸成品的制备 取粗胆酸,加0.5-1倍量的95%乙醇,加热回流至固体溶解,冷却。取出结晶捣碎,过滤,加95%乙醇洗涤至滤液无色。结晶再加4倍量乙醇,加100-150g/L活性炭,加热回流至结晶溶解,趁热过滤,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4,冷却,结晶,过滤,加乙醇洗涤结晶,干燥,得牛羊胆酸成品。 粗牛、羊胆酸[乙醇,活性炭]→精制液[90℃以下]→牛、羊胆酸成品 方法二、乙酸乙酯分离法 粗制猪胆酸的制备 取新鲜猪胆汁,在搅拌下加3-3.5倍量饱和石灰水上清液,待加完后继续搅拌5-10min,加热至沸2min,冷却,过滤,滤液加盐酸调pH3.5,析出沉淀,静置12h以上,得粗胆酸。取出,水洗,加1.5倍氢氧化钠,加9倍水,加热煮沸12-18h,放冷,静置过夜,得膏状物。加水,加硫酸调pH 1,析出猪胆酸。取出,捣碎,漂洗至无酸性,过滤,得粗制猪胆酸。$猪胆汁[饱和石灰水]→[100℃, pH11-12]碱性滤液[HCl]→[pH3.5]粗胆酸[水,NaOH]→膏状物[H2SO4]→[pH1]粗制猪胆酸 猪胆酸成品的制备 取粗猪胆酸,加4倍量乙酸乙酯,加150-200g/L活性炭,加热回流0.5h,放冷,过滤,滤饼加1.5-2.5倍乙酸乙酯处理1次,合并两次滤液。加200g/L无水硫酸钠,静置过夜,浓缩至原体积的1/3,放出,冷却结晶,过滤,用乙酸乙酯洗涤结晶,干燥,得猪胆酸成品。 粗制猪胆酸[乙酸乙酯,活性炭]→滤液[无水硫酸钠]→滤液[浓缩]→猪胆酸成品。 |
参考质量标准 |
FAO/WHO,1992含量 | ≥98.0% | 干燥失重 | ≤0.5% | 硫酸盐灰分(GT-5试样2g) | ≤0.1% | 比旋光度[口]分(配2%试样乙醇液,w/y) | ≥+37。 | 砷(GT-3) | ≤3mg/kg | 铅(GT-18) | ≤10mg.kg | 重金属(GT-16-2) | ≤40mg/k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