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癌基因抗体的应用

2022/2/18 13:55:46

背景[1-3]

抑癌基因抗体是一类可以特异性结合抑癌基因相关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主要用于体外检测抑癌基因相关蛋白的免疫学实验。

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s),也称肿瘤抑制基因,或俗称抗癌基因,是一类存在于正常细胞内可抑制细胞生长并具有潜在抑癌作用的基因。抑癌基因在控制细胞生长、增殖及分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负调节作用,它与原癌基因相互制约,维持正负调节信号的相对稳定。当这类基因在发生突变、缺失或失活时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化而导致肿瘤的发生。

p53抑癌基因是生物体内一种抑制细胞转变癌细胞的基因。细胞中本来就有致癌基因(oncogene)及抑癌基因的存在,只要一方产生病变而失去平衡,癌症就可能会发生。

抑癌基因抗体

人类p53基因定位于17号染色体p13,全长16-20kb,含有11个外显子,转录2.8kb的mRNA,编码蛋白质为P53,是一种核内磷酸化蛋白。p53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过去一直把它当成一种癌基因,直至1989年才知道起癌基因作用的是突变的p53,后来证实野生型p53是一种抑癌基因。

p53基因表达产物P53蛋白由393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在体内以四聚体的形式存在,半衰期为20-30分钟。

正常情况下,细胞中P53蛋白的含量很低,因其半衰期短,所以很难检测出来,但在生长增殖的细胞中,可升高5-100倍以上。野生型P53蛋白在维持细胞正常生长、抑制恶性增殖种起着重要作用,因而被冠上“基因卫士”的称号。p53基因时刻监控着细胞染色体DNA的完整性,一旦细胞染色体DNA遭到损害,P53蛋白与基因的DNA的相应结合部位结合,起特殊转录因子的作用,活化p21基因转录,使细胞停滞于G1期;抑制解链酶的活性;并与复制因子A相互作用,参与DNA的复制与修复。如果修复失败,P53蛋白即启动程序性死亡(凋亡)过程诱导细胞自杀,阻止有癌变倾向的突变细胞的生成,从而防止细胞恶变。

当p53基因发生突变后,由于空间构象影响到转录活化功能及P53蛋白的磷酸化过程,这不仅失去野生型p53抑制肿瘤增殖的作用,而且突变本身又使该基因具备癌基因的功能。突变的P53蛋白与野生型的P53蛋白相结合,形成的这种寡聚蛋白不能结合DNA,使得一些癌变基因转录失控导致肿瘤发生。

应用[4][5]

用于错配修复基因hMSH2、hMLH1和抑癌基因P5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的临床研究

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hMLH1和抑癌基因P53在乳腺癌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并研究hMSH2、hMLH1与P53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方法:1.选取原发性乳腺癌及对应的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石蜡病理标本各60例,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前均未行放、化疗。其中浸润性导管癌55例,浸润性小叶癌2例,粘液腺癌2例,浸润性微乳头状癌1例。按PTNM分期,为I-III期。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hMSH2、hMLH1和P53的蛋白表达及乳腺癌组织中ER、PR、Her-2表达情况。

2.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hMSH2、hMLH1与P53表达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

结果:1.60例乳腺癌组织中hMSH2、hMLH1、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33%(41/60)、71.67%(43/60)、48.33%(29/60),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hMSH2、hMLH1、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67%(52/60)、90%(54/60)、16.67%(10/60),乳腺癌组织中hMSH2、hMLH1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53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60例乳腺癌组织中hMSH2、P53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PTNM分期、ER、PR、Her-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0例乳腺癌组织中hMLH1蛋白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PTNM分期、ER、PR、Her-2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60例乳腺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与hMSH2蛋白表达存在中度一致性(Kappa=0.407,P<0.05),P53蛋白表达与hMLH1蛋白表达一致性较差(Kappa=0.183,P>0.05)。

结论:1.hMSH2和P53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相关,两者的变异导致肿瘤恶性程度增加。2.联合检测hMSH2和P53的表达可为乳腺癌分期及预后评估提供新的线索。3.hMLH1与乳腺癌发生相关,与乳腺癌发展无明显相关。

参考文献

[1]Clinical and pathologic features of young endometrial cancer patients with loss of mismatch repair expression[J].Kassondra S.Grzankowski,David M.Shimizu,Chieko Kimata,Michael Black,Keith Y.Terada.Gynecologic Oncology.2012(3)

[2]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Endometrial Cancer:A Correlative Study Assessing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LH1 Hypermethylation,DNA Mismatch Repair Protein Expression,and PTEN,PIK3CA,KRAS,and BRAF Mutation Analysis[J].Lisa M.Peterson,Benjamin R.Kipp,Kevin C.Halling,Sarah E.Kerr,David I.Smith,Tammy J.Distad,Amy C.Clayton,Fabiola Medeiro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ical Pathology.2012(3)

[3]DNA damage signaling in response to 5-fluorouracil in three colorectalcancer cell lines with different mismatch repair and TP53 status[J].Birgitte Adamsen,Katherine Kravik,Paula De Angeli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cology.2011(3)

[4]Endometrial cancer and genetic variation in PTEN,PIK3CA,AKT1,MLH1,and MSH2 within a population-based case-control study[J].James V.Lacey,Hannah Yang,Mia M.Gaudet,Alison Dunning,Jolanta Lissowska,Mark E.Sherman,Beata Peplonska,Louise A.Brinton,Catherine S.Healey,Shahana Ahmed,Paul Pharoah,Douglas Easton,Stephen Chanock,Montserrat Garcia-Closas.Gynecologic Oncology.2010(2)

[5]徐玲玉.错配修复基因hMSH2、hMLH1和抑癌基因P5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的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14.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文章中涉及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阅读量:133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Maspin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