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酸
油酸 性质
熔点 | 13-14 °C(lit.) |
---|---|
沸点 | 360 °C |
密度 | 0.89 g/mL at 25 °C(lit.) |
蒸气密度 | 1.03 (vs air) |
蒸气压 | 52 mm Hg ( 37 °C) |
FEMA | 2815 | OLEIC ACID |
折射率 | n |
闪点 | 133 °F |
储存条件 | -20°C |
溶解度 | 与乙醇、乙醚、丙酮、氯仿、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亚砜混溶。 |
形态 | 液体 |
酸度系数(pKa) | pKa 5.35(H2O,t =25) (Uncertain) |
比重 | 0.892 (20/4℃) |
颜色 | 无色至淡黄色 |
气味 (Odor) | 奇特的猪油样 |
香型 | fatty |
生物来源 | plant (Sunflower) |
水溶解性 | negligible |
敏感性 | Air Sensitive |
Merck | 14,6828 |
JECFA Number | 333 |
BRN | 1726542 |
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 | 1 |
介电常数 | 2.5(20℃) |
稳定性 | 稳定的。易燃。与强氧化剂、铝不相容。 |
InChIKey | ZQPPMHVWECSIRJ-KTKRTIGZSA-N |
LogP | 7.698 (est) |
CAS 数据库 | 112-80-1(CAS DataBase Reference) |
NIST化学物质信息 | 9-Octadecenoic acid (Z)-(112-80-1) |
EPA化学物质信息 | Oleic acid (112-80-1) |
油酸主要以甘油酯的形式大量存在于动植物油脂中。某些简单的油酸酯可用于纺织、皮革、化妆品及制药业中。油酸的碱金属盐溶于水,是肥皂的主要成分之 一。油酸的铅、铜、钙、汞、锌等盐不溶于水,可用做干润滑剂、油漆干燥剂及防水剂等。
油酸主要来源于自然界,将油酸含量高的油脂经过皂化、酸化分离,即可得到油酸。油酸有顺反异构体,天然油酸都是顺式结构 (反式结构人体不能吸收),对软化血管有一定效用,在人和动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但人体自身合成的油酸不能满足需要,要从食物中摄取,故食用油酸含量较高的食油有益健康。
以上信息由Chemicalbook的晓楠编辑整理。油酸又称顺-9-十八碳烯酸,具有单不饱和羧酸的化学性质,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油脂中,例如橄榄油中约含82.6%、花生油约含60.0%、芝麻油47.4%、大豆油35.5%、向日葵籽油34.0%、棉籽油33.0%、菜籽油23.9、红花油18.7%、茶油含量可高达83%;在动物油中,猪油约含51.5%、牛油46.5%、鲸油34.0%、奶油18.7%。油酸有稳定型(α型)和不稳定型(β型)两种。低温下为晶体,高温下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有猪油气味。相对分子质量282.47。相对密度0.8905(20℃液体)。熔点16.3℃(α)、13.4℃(β)。沸点286℃(13.3×103Pa)、225~226℃(1.33×103Pa)、203~ 205℃(0.677×103Pa)、170~175℃(0.267× 103~0.400× 103Pa)。折射率1.4582。粘度 25.6mPa·s(30℃)。不溶于水,溶于苯、氯仿,与甲醇、乙醇、乙醚和四氯化碳混溶。因含有双键,易被空气氧化,而产生不良气味,颜色变黄。用氮氧化物、硝酸、硝酸亚汞和亚硫酸处理时,可转变为反油酸。氢化时变成硬脂酸。双键很容易与卤素反应而生成卤代硬脂酸。由橄榄油或猪油在水解后,经蒸气蒸馏和结晶或萃取而分出。油酸是其它油类、脂肪酸和油溶性物质的良好溶剂。用于制肥皂、润滑剂、浮选剂、油膏和油酸盐等。
图1为植物油酸。油酸分子里有一个不饱和双键,具有单不饱和羧酸的化学性质,可以和溴发生加成反应。在试管里加入2ml CCl4和油酸 0.5mL,混合。另取一支试管,盛放CCl4 1mL,加溴1滴,摇匀。把溴的CCl4溶液滴入油酸的CCl4溶液里,振荡试管,溴的颜色即退去:C17H33COOH+Br2→C17H33Br2COOH。
油酸是有机化工原料,经环氧化可生产环氧油酸酯,用作塑料增塑剂,经氧化可生产壬二酸,是聚酰胺树脂的原料。此外,油酸还可作为农药乳化剂、印染助剂、工业溶剂、金属矿物浮选剂、脱模剂等,也可作为复写纸、圆珠毛油和打字蜡纸生产的原料。各种油酸盐产品也是油酸的重要衍生产品。作为化学试剂,用作色谱对比样品及用于生化研究,检测钙、铜以及镁、硫等元素。
油酸可作塑料增塑剂、工程塑料、合成纤维、尼龙8及9、软麻剂、木材防腐添加剂、皮革助剂、各种纺织油剂添加剂、整理剂的原料;可用于生产合成洗涤剂、洗涤皂、乳化剂S-80、各种化妆用品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用作印刷油墨溶剂、复合胶;可作选矿用捕收剂、破乳剂;还可用于齿轮油、轧制油、液压油、金属切割油等金属加工和润滑油剂中。
油酸的钠盐或钾盐是肥皂的成分之一。纯的油酸钠具有良好的去污能力,可用作乳化剂等表面活性剂。油酸的铅盐、锰盐、钴盐是油漆催干剂;铜盐为渔网防腐剂;铝盐可作织物防水剂及某些润滑油的增稠剂。油酸的其他金属盐也可用于抛光剂等方面,其钡盐可作杀鼠剂。
油酸、亚油酸均属不饱合长链脂肪酸。分子中分别含一个及两个双键。除供动物能量外,还是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在动物体内又不能从油脂及碳水化物自己合成,故称必需脂肪酸。有的动物可从花生四烯酸生成亚油酸。两种酸多存在于植物油中,摄取含植物油饲料的家禽与猪就不缺乏。但最近在家禽饲养标准中已出现了亚油酸的要求量。因为亚油酸在体内代谢最终生成EPA(廿碳五烯酸)。EPA是n-6系列脂肪酸,在体内担负着重要的生理机能,是构成细胞膜的磷脂的成分。这些由亚油酸出发的代谢终产物多含在鱼油中。在蛋鸡饲料中添加含EPA、DHA多的鱼油,所产鸡蛋人食用后可降低胆固醇。(1)直接从植物油中提取油酸,即利用皂化法提取,在搅拌下,向油脂中吹入蒸汽,使温度升至80~100℃,再加入碱液,使油脂水解。水解后得到混合脂肪酸,利用蒸馏、冷却使它们分离。这种方法劳动强度大,能耗、碱耗量大,一般已不采用。(2)以植物油或动物油为原料,采用常压催化水解法制备油酸,催化剂可用烷基苯磺酸。也可采用间歇中压催化裂解法,催化剂可选用氧化锌,压力为10.13×105~35.46×105Pa,温度150~ 230℃。也可采用连续、逆流、高压裂解法,压力为5~5.2MPa,温度260℃,催化剂可用氧化锌,这种方法较前面两种的效益高,但不适合含高不饱和度和羟基的油脂。采用上述3种方法,可制得混合脂肪酸,然后进行分离和精制。首先利用蒸馏,进行粗分,蒸馏在减压下进行(0.133×103~1.07×103Pa)。维持蒸馏温度不超过 260℃。将蒸馏后的脂肪酸进一步利用它们的沸点差进行精馏。可以根据各种脂肪酸熔点的不同,利用结晶法进行精制。也可采用溶剂萃取法进行精制。
(3)人工合成油酸。1925年就以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合成了油酸。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合成油酸工艺也得到发展,可以从石油烯烃制取油酸。天然脂肪酸,无毒。
可安全用于食品(FDA,§172.862,2000)。
LD5074g/kg(大鼠,经口)。FEMA(mg/kg):软饮料0.25~0.40,冷饮30,糖果3.5,焙烤食品25,调味料0.02。
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 T,Xi |
---|---|
危险类别码 | 23/24/25-34-40-43-36/37/38-38 |
安全说明 | 36/37-37/39-26-36-36/37/39 |
危险品运输编号 | UN 1198 3/PG 3 |
WGK Germany | 2 |
RTECS号 | LP8925000 |
F | 10 |
自燃温度 | 363°C |
TSCA | Yes |
海关编码 | 29161500 |
毒害物质数据 | 112-80-1(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
毒性 | LD50 i.v. in mice: 230±18 mg/kg (Or, Wretlind) |
提供商 | 语言 |
---|---|
中文
|
|
英文
|
|
英文
|
|
英文
|
|
中文
|
|
英文
|